揭开回收行业「暴利」秘密,他们相信 AI 也能成为「老师傅」

更新时间:2022-12-17 09:27:22作者:智慧百科

揭开回收行业「暴利」秘密,他们相信 AI 也能成为「老师傅」

信息总卡在我这里,我就是「卡脖子」里面的那个「脖子」。 我大概 15 分钟能处理一组照片,效率太低了。

谭天说自己曾经「就像机器人一样」,每天坐在那,看着自己的买手不断发来一大堆照片,等着他去辨识照片里的废料都是什么东西,大概值多少钱。


▲ 废料多而杂

废料回收是个「点废成金」的行业,但前提是你得拥有创造了这个行业「暴利性」的隐性知识。

在今年的「Google 出海创业加速器展示日」上,我们遇见了曾利用这些隐性知识在美国两度完成从零到一创业的谭天。

去年,他和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十多年研究经验的妻子周媛回国,联手创立「再生博士」,想以数字化在「十年都不见一变」的万亿级回收行业创造新规律。

废料的时空之旅


「垃圾只是错置了的资源」,那「垃圾」到底是什么资源,又是谁在决定?

时间。

大宗废料回收本质在于获得废料中有价值的主体物料。就和大宗期货一样,废料交易有着极强的「时间性」,改变的供需关系让废料的价格持续浮动。

谭天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

2014 年,埃及的一场大雪导致棉花减产,同时也让市面上的回收塑料瓶「变质」了。

它们不再被视为石油副产品,而是变成了棉花的替代品,用上了棉花的计价标准。


我们想废料,永远都是带着大宗期货的思维去想。

废料的价格没有列表,但它们所对应的大宗期货价格却有 24 小时价值滚动表。

凭这一洞见,谭天创造了一套常见回收物料分类价格体系,让原本难以判断价格的废料变成了可以用公式算出价值的「商品」。

很多人发现,为什么他们问别人收购报价得隔一个晚上或很长时间才有回复,但我们却能快速回复。因为别人是要满世界去问价。

这套方法不仅稍微解放了「卡脖子」本「脖子」,更重要的是缓解了废料回收中另一个「时间性」问题 —— 及时性。

之前因为业务量太大了,我常常会漏掉很多电话。等过几天,我终于能回他们电话了,但那时候废料可能已经被填埋了。

对于很多需要处理废料的人来说,最优地处理废料并不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而是在一定时间里尽可能低成本地处理这件事。

在这样的语境下,效率对于废料回收显得特别重要,但也是业内尤其缺乏的。

「时空」中的「空间」因素也同样重要。


从 2011 年开始,宜家就开始在商店的屋顶大铺太阳能板,减少碳排放,但宜家并没想好这些太阳能板该怎样回收。

美国一家宜家就是得靠电工,才知道原来废弃太阳能板还能卖掉。

当时,宜家请电工来拆电线。那位电工用再生博士的 app 识别了其中电线含量,跟工作人员说想把电线拆了卖掉。

宜家的人很意外,问电工太阳能板能卖吗,不然在加州还得支付高昂的处置费来处理废弃太阳能板。

最后,电工用再生博士 app 匹配到一个中东国家买家,为宜家把原本的「处置费」支出变成了「售卖」收入。

而达不到商用标准的折旧太阳能板,到了中东,在民用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了。

把废料数据「炒」成 AI 能懂的「菜」


都说觉得自己像「机器人」在盯图,谭天一直很想用机器替代自己做这些繁复低效的工作。

他笑称自己这个「痛点」实在太痛了,早在 2015 年人工智能(AI)兴起时,他就开始「求」周媛用 AI 来做废料识别,但当时的技术的确不成熟,识别的准确率很低。

后来,周媛觉得还是有可能做,前提是要收很多数据。

「喂」数据其实不难,最难的是收集到数据,「炒」成 AI 能读懂的「菜」。

和动植物不一样,废料没有自己的「百科全书」供 AI 学习,于是谭天的团队开始给废料拍照,拍很多不同阶段的照片。

回收时,拍下废料的「原始」模样。

到了中游加工,照片又记录下废料被加工分解后的情况,展示不同物料的比例。

走到下游生产端,照片还得呈现出中游拆出来的物质,最终能炼出什么 —— 细至 A 物质到铜厂后能熔炼出多少元素,B 物质到铝厂后铝的出水率又有多少,电线的 PVC 外壳到了 PVC 工厂重新利用情况又是怎样。


除了大量「现场」照片和数据标注,谭天还调用了很多「历史数据」:不同地区的写字楼、家居、居民区、工厂的废料,它们大概会含有多少百分比的木材、水泥、钢筋等,其实都会有个大概的数据。

只要它长成大概那种样子,你就知道它的统计学背后的数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逻辑。

经过三年,「就像把眼睛和脑袋组合在一起」,谭天团队在 2019 年用机器视觉(识别废料)+ AI(价格体系)的方式搭建出了最早期的产品。

智能化的背后,是谭天用行业的隐性知识构建出一个新的系统。

同时,这个系统也让曾经只存在于「老师傅」心中模糊的知识和信息,成为可以流通的数据,才有可能在未来让更多技术应用在回收行业,触发改变。

钱,钱,钱


我们做好回收,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但谭天坚信,回收这件事的可持续未来,一定是以利益驱动的。

有一次,谭天在理想车主群里看到有人问,废弃的汽车电池怎么办?那人先是把电池丢家楼下垃圾桶,然后又被别人送回家里了,楼下没法接收。

谭天帮他找到了回收点,对方把废电池卖了七千元。

这其实就是一个回收的循环。

他相信,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只要人们在面对要扔的东西时,能想起有另一条路叫回收,它足够便利,还有利益,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个好的循环。

近年来,国内 「爱博绿」「大黄牛」等都在尝试降低消费者参与回收的门槛,让回收员像外卖员一样能通过 app 预约上门回收,把废品变成收入或积分。

但对于谭天来说,现在还没到回来服务国内市场的时候。

从他的经验来看,目前美国的回收行业结构更成熟,交易范围也触达全球,但缺乏智能化的部分,这是一个可以做透的机会。

只有在美国走通模式,打磨出成熟的产品,那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市场,进入后都能快速铺开。

现在,「再生博士」为美国回收上游公司提供的收费服务包括三种类型:


▲「再生博士」app 界面

那未来会服务个人用户吗?

也不是不可能。

谭天告诉我们,未来他们可能会做个「简版」,把原有的一些企业功能关掉,留下 AI 识别、市场价格等,帮助个体回收人员或是十年搬一次家的人来完成回收。

但前提还是在团队成员有限的情况下,先把产品逐个打磨好。


现在碰到一块那么大的市场,他们非常喜欢我们,但我们的服务品类只能一点一点给他们。

在上线一年的时间里,「再生博士」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吸引了 1200 多家大宗废料回收企业入驻并完成了过亿美金和数万吨的交易量。上线不到三个月的「再生助手」也已获得北美 30 多家回收企业付费使用。

谭天还是很看好赛道前景。

2021 年,中国颁布了回收物料下的紫铜、黄铜、铝、钢、的进口标准,更好地规范了国内回收行业。

另外,可持续的消费趋势也改变了一些客户的态度。

从前,有人在买了废料再利用后会让卖方不要张扬,但现在,买方变成主动宣传的那个人,把回收的信息给自己客户看,因为一些公司品牌会愿意为再生材料付更高的溢价。

从前是把规律搞清楚了,现在,我想去创造新的规律,我要创造一种可能性来改变市场。 一步步往前走,保持自己活着,团队成长,逐步把事情做好,达到目标。

本文标签: 周媛  物料  工厂  废电池  副产品  回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