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再成“支柱产业”!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更新时间:2022-12-20 13:50:49作者:智慧百科

房地产再成“支柱产业”!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文|凯风

风水轮流转。

01

谁能想到,短短几天时间,房地产两度被重申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第一次来自高层领导:



第二次来自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



这意味着,房地产的重要性再次提升,政策一改过去的强压态势,极尽呵护之能。

这种局面,让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直呼:

一时之间,房地产从ICU迈进了KTV。

02

回望历史,房地产第一次被明确确立为支柱产业,是在2003年。

当年出台的18号文提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是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启动以来,房地产迎来的最直接肯定,由此也开始了未来20年的巅峰上行之路。

随着房价上涨,以限购为代表的楼市调控横空出世。虽然打压之声不断,即使在2008年、2014年遭遇几次倒春寒,但丝毫未阻挡房价的一路上行。

从1998年到202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售价从不足2000元跃升到1万元,京沪深更是从5000元左右跃升到6-8万元,房价涨幅之猛,冠绝世界。



与此同时,全国商品房年销售面积也从当初的1.2亿平方米直奔18亿平方米,而销售额更是从2500多亿飙升到最高时的18.2万亿元。

环顾全国,有哪个产业能轻易做到18万亿的销售规模?



要知道,每年产销2000多万辆的汽车产业,整体销售规模也就4万多亿,不到地产的1/4;

如今“一药难求”的医药产业,去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亿元,不到房地产的1/6。

所以,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仅是宣传话语,更是现实写照。

只不过,过去在高房价背景下,从来不做强调。

如今需要托起经济的大盘,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属性,就自然而然再次凸显。

03

一般而言,一个产业占经济5%以上,即可视为支柱产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房地产业占全国GDP比重为6.8%,建筑业占比7%,广义的房地产占GDP比重近14%。



这里之所以要将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合并计算,原因在于在统计上,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只囊括了开发经营、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环节,而建筑环节被纳入了第二产业。

同时,房地产向来以产业链条长著称,如果考虑到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恐怕更高。

所以,这也是为何每一次经济下行周期,总是要祭出房地产这一利器的原因所在。

与在经济的重要性相比,卖地收入更是许多城市难以摆脱的最大财政依赖。

正如中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所指出的,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

以最近5年( 2017-2021年)为周期,杭州、上海、北京3城卖地收入累计破万亿;广州、南京、武汉、成都、天津、苏州、重庆7城超过5000亿,还有一众城市超过3000亿元。



不少城市,卖地收入超过了税收收入,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一旦失去了卖地收入,整个城市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都要打上问号。

至于国民财富近7成都集中在房子上、居民家庭超过3/4的债务都是房贷,更是老生常谈。

04

然而,这些老生常谈,却再一次凸显了房地产的尾大不掉之势:

与国民经济深度捆绑,与土地财政密切相关,与居民财富息息相关,与金融风险朝夕相伴……

这也意味着,谁都承受不起房地产硬着陆的代价。

然而,在天平的另一端,连着的是经济增长预期和居民收入预期

毕竟,房地产的繁荣,最终需要居民预支未来的收入进行买单。

只有认为未来收入能够继续维持高增长,且买房收益足以跑赢通胀,最终才有大幅加杠杆的可能。

更不用说,城镇化率逼近70%的高速增长阶段的上限,60%以上的居民杠杆率也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人口大盘趋于见顶,负增长为时不远……这都是长期制约所在。

所以,政策面的全面逆转,只能说明房地产再一次迎来了最好的政策环境,托底经济的重要性再次提升,但不一定意味着新一轮狂飙式上涨的启动。

大疫三年,疫后修复需要时间,居民收入回暖需要时间,房地产同样也是如此。


本文标签: 支柱  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