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5-31 18:49:56作者:佚名
临危受命是这群人的最大共性
文 | 陈汐 刘建中
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佼佼者,而上市公司的掌门人——董事长,则是一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不仅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也是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他们与资本市场共舞,与企业发展共进退。
如果以年龄划分,会发现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都超过了50岁。
《财经十一人》根据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iFinD)及上市公司披露的董事长信息统计,截止到5月28日,A股有4823位董事长,平均年龄为55岁。50岁以上的董事长占了总数的79%。
如图1所示,50岁-59岁的董事长有2845人,占据了逾半壁江山(59%);60岁-69岁的有811人,占比为17%;70岁及以上的有145人,占比为3%,其中还有13位“八旬老人”仍然奋战在这个对精力和经验要求都很高的岗位上。
13位“八旬老人”中,年龄最大的三位均为85岁,分别为克莱特(831689.BJ)的盛才良、海天精工(601882.SH)的张静章和太阳电缆(002300.SZ)的李云孝。
50岁以下的董事长占比刚过两成。其中,40岁-49岁的有839人,占比为17%;39岁及以下的董事长有183人,占比为4%。
50岁以上的董事长占比接近80%,这个情况不难理解。民企董事长大部分是没有退位的“创一代”,宝刀未老;而国企倾向于将董事长这一重任要职委任于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将。所以A股上市公司大多数掌握在“50后”和“60后”手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存在着38位“90后”董事长。在董事长这个由“资深市民”组成的群体里,“90后”朝气蓬勃的身影让人耳目一新。普通老百姓也不禁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看看“别人家的90后”!
这些“少年派”为何能年纪轻轻就执掌上市公司?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管理经验如何?经营业绩怎么样?本文带你揭开A股“90后”董事长的“神秘面纱”。
90后董事长群像
表1汇总了“90后”董事长的基本情况。
在38位90后董事长中,30岁以下的有8位,占比为21%;30岁-32岁的有30位,占比为79%。其中年龄最小的生于1995年,现在27岁的有3位。他们是保龄宝(002286.SZ)董事长戴斯觉、顺灏股份(002565.SZ)董事长王钲霖、以及蓝光发展(600466.SH)董事长杨武正。28岁的有2位,他们是中青宝(300052.SZ)董事长李逸伦、聚飞光电(300303.SZ)董事长邢美正。
如果从任职时间来推算,不到30岁就上任董事长的有26人,占比为70%。王钲霖在2018年7月,时年23岁就被选举为顺灏股份董事长。聚杰微纤(300819.SZ)的仲鸿天和聚飞光电的邢美正,在24岁的年纪就当选为董事长。从这个情况看,A股即将出现“00后”董事长。
性别方面,男生有29位,女生有9位,占比分别为76%、24%。这个比例远远大于A股整体。A股女董事长占比不足6%。“90后”女董事长占比提高了4倍多。在企业最高管理者中,女性比例上升也体现了性别平等的进步。
“90后”董事长的学历普遍较高。“受过优良教育”是这些“90后”董事长的一个标签。经统计,在这38位董事长中,有21位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留学地点遍及美英澳加。比如,保龄宝的董事长戴斯觉,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经济学理学硕士;金浦钛业(000545.SZ)的郭彦君,获得美国纽约大学风险管理专业理科硕士学位;宝利国际(300135.SZ)的周文彬,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专业;亚辉龙(688575.SH)的董事长胡鹍辉,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亚星锚链(601890.SH)的陶兴亦毕业于墨尔本大学。
另外还有不少“90后”董事长毕业于国内名校。比如,ST摩登(002656.SZ)的董事长林毅超,学历为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藏格矿业(000408.SZ)的肖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刚刚退市的拉夏贝尔(603157.SH)董事长赵锦文毕业于清华大学。
还有很多“90后”董事长是中外混合学历。信邦制药(002390.SZ)董事长安吉,学历为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大禹节水(300021.SZ)的王浩宇,学历为中国农业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双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在一众高学历中,洪汇新材(002802.SZ)董事长项梁的高中学历显得格格不入。其对外披露的履历显示,项梁高中毕业后服兵役两年,之后就读于美国Santa Monica College(圣莫尼卡学院),但是履历中并未提及其在美国攻读的专业方向及相应的学位,最终的学历显示是高中。
薪酬方面,排除6位今年刚任职的董事长,以及未领取薪酬的*ST节能(000820.SZ)吴浪,其余的31位董事长2021年薪酬均值为78万元,中值为66.5万元。
这与A股整体情况差异较大。扣除未在公司领取报酬的,以及象征性领取1元钱的,A股董事长2021年薪酬均值是130万元,中值是90万元。“90后” 董事长相对于其他董事长们收入较低,并不是因为他们年轻,而主要原因是“90后” 董事长管理的A股公司规模较小。《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从整体来讲上市公司人员数量越多、市值越大,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薪酬越高。
当然,这些年轻的“掌门人”年薪过百万的比例也不小。如表2所示,年薪在100万元以上的董事长有10位,约占31人的1/3。
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浩宇薪酬最高,2021年拿到了242.9万元;其次是佳云科技(300242.SZ)董事长郭晓群,郭晓群未在佳云科技领取报酬,而是在其担任执行董事的关联公司佳兆业集团(1638.HK)领取薪酬179.7万元。蓝光发展(600466.SH)的杨武正则在2021年领取薪酬176.9万元。佳兆业和蓝光发展曾经都是地产行业50强企业,而2021年都出现了债券兑付困难而陷入了财务危机。考虑到佳兆业和蓝光发展的财务状况,他们的薪酬已经不低。
薪酬最低的是宝馨科技(002514.SZ)的王思淇,2021年年薪3.3万元,不过其同时在关联单位领取薪酬,但具体数额无法查询。其次是中一科技(301150.SZ)的汪晓霞,年薪为4.2万元,但她的财富远超同龄人。她持有中一科技400万股,价值约4亿元。
从行业来看,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这些“90后”董事长掌管的公司覆盖了包装印刷、房地产开发、中药、通用设备、纺织制造、一般零售、IT服务、环境治理、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并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征。
从市值来看,“90后”董事长执掌的公司多为小市值上市公司。截至5月30日,超过50%的公司市值不足30亿元。仅有藏格矿业的市值超过100亿元,而且目前超过400亿元。其次是亚辉龙,市值约80亿元。排除退市整理期的公司,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为*ST深南,市值约8亿元,第二小为申科股份,市值13亿元。
多为“继承者”,背后原因不相同
为何这些“90后”能担当董事长这一重任?
从他们的履历、任职公告等公开信息来看,32个“90后”董事长属于继承家业,从父辈手中接过家族发展的接力棒。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二代”,或许早早就拿到了“企业继承者”的剧本。但是仔细研究却会发现,“子承父业”的剧情走向和发展各有不同。
我们把这些“90后“的企业继承者们,大致分成了三类:平稳接班型、开创事业型、临危受命型。
第一类董事长是“平稳接班型”,有12位,占比31.6%。他们的父母早早就为他们铺平道路,早就扶上马而且送了一程。这些公司中,有些父母仍是公司的实控人,把控着公司的大方向。
例如,顺灏股份的王钲霖是A股最年轻的董事长。2018年7月,顺灏股份董事会换届,推选彼时年仅23岁的王钲霖为董事长。王钲霖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丹和张少怀之子。
派斯林(600215.SH)董事长吴锦华的父母为吴良定、陈爱莲。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陈爱莲、吴良定家族排名第393位。吴锦华25岁加入家族企业工作,28岁成为了派斯林的实控人及董事长。
第二类董事长属于“开创事业型”,有4位,占比10.5%。他们在父辈的帮助下另辟天地。
例如佳云科技董事长郭晓群。郭晓群是佳兆业集团(01638.HK)董事局主席郭英成之子。相比于房地产行业,郭晓群更喜欢科技行业。郭晓群从英国毕业回国半年时间,父亲就花了17亿元收购了佳云科技的部分股权,还把自己身边的两名高管派去辅佐儿子。2019年,郭晓群28岁上任佳云科技董事长。
再如保龄宝董事长戴斯觉。早在2017年保龄宝董事长戴斯觉22岁时,便耗资超5亿元入主保龄宝,成为保龄宝的实际控制人。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答案是他母亲给的。资料显示,戴斯觉的出资款来自于母亲邓淑芬的“无期限无利息”借款。
金利华电的董事长韩泽帅,在2020年通过山西红太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收购了金利华电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山西潞宝集团董事长韩长安的儿子。潞宝集团是一家煤矿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
第三类“90后”董事长属于“临危受命”。由于种种变故,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们身上。这类“90后”董事长有16位,占了32位接班型董事长的50%。
受命于危难的董事长
有些看似风光的“90后”董事长,也有一番曲折的故事。这类“临危受命型”,共有16位,在38位“90后”董事长中占比为42.1%。
这其中有4位是在前董事长父亲不幸离世后,迅速接过公司的担子。
例如,大禹节水的王浩宇、聚飞光电的邢美正、聚杰微纤的仲鸿天,都是在原董事长病逝后,继承了公司的股份,仓促即位。大禹节水的王浩宇接班的时候还是学生身份,当时他还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硕士在读生。
而中一科技董事长汪晓霞的情况却比较特殊,担任董事长更像是“辅佐未来真正的接班人”她的弟弟。中一科技主要从事电解铜箔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宁德时代供应商。在2021年冲刺创业板上市时,汪晓霞之父公司原实控人汪汉平去世。按照汪汉平生前立下的《遗嘱》,其去世后留下的公司股份,全部由其子汪立继承。所以公司的实控人不是在公司已经工作8年的汪晓霞,而是年仅25岁的弟弟汪立。
资料显示,汪立于2020年4月加入到中一科技担任生产中心职员,主要从事铜箔生产、研发一线轮岗和学习。综合来看,由于汪立缺乏管理经验,公司运营管理由汪晓霞坐镇指挥。尽管汪晓霞贵为董事长,汪晓霞却是由弟弟汪立提名。
根据汪立和汪晓霞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如在公司经营、管理、表决权等事项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以汪立意见为准。同时汪晓霞已出具承诺函,表示认可并尊重汪立的实控人地位,在公司上市3年内将不以任何方式谋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地位。
另一类被“临危受命”推向台前的“90后”董事长,则是因为他们的实控人长辈出现了被立案调查、甚至涉及刑事犯罪等事件。在公司深陷困境的时候,他们被迫匆忙接班。
金富科技(003018.SZ)的陈姗姗,是首位带领公司闯关IPO的“90后”女董事长。其父,金富科技创始人陈金培,因走私罪被判刑。为避免对公司IPO的影响,父亲交棒于陈姗姗。
宝利国际的周文彬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德洪之子。2018年周德洪遭侄女公开举报,后因行贿被判刑2年半,周文彬接任董事长一职。
亚辉龙董事长胡鹍辉,亦是在原实控人、父亲胡德明犯行贿罪获刑之后,上位为公司新的实控人。
*ST深南(002417.SZ)的周海燕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周世平的女儿,于2021年接任董事长。周世平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已经被移送审查。
藏格矿业的肖宁为实控人肖永明的大儿子。2021年2月,其父因涉嫌非法采矿罪被逮捕,2021年6月,肖宁被选举为董事长。
刚在2022年5月6日上任的中青宝董事长的李逸伦,因其父李瑞杰5月初在公司内部群里发表强制要求员工五一假期加班的不当言论,陷入舆论风波请辞后,接任了公司董事长职务。
还有一类董事长并非原实控人的亲生子女。
非子女型董事长
这类董事长的走马上任并非“子承父业”,这类董事长共有6人。
这类“90后”董事长,大多数是因为上市公司出现了混乱,突然被推向了前台。
2019年11月,*ST全新(000007.SZ)经历多事之秋。原控股股东汉富控股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住所以及通讯地址,“均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锁”。实际控制人不仅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还被许多投资人催债。
上市公司内控开始混乱:非董事会成员截留董事辞职报告、干预董事会正常运作、阻挠信息披露、拟通过非正常流程偷盖公司印鉴等等。上市公司为避免员工盗用公章以公司名义对外借款、担保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形再次发生,在董事长辞职不能继续履职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推选90年出生的黄国铭履行董事长职责。
曾经被视为“高端男装第一股”的ST摩登(002656.SZ),前董事长及实控人林永飞因多次越权违规担保,在2019年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后,以“身体健康原因”为由辞去董事长职务,远走美国至今未归。2021年5月底,90年出生的林毅超被选举为董事长。在原选举公告中,ST摩登称“林毅超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联关系”。但实际上,林毅超与ST摩登实际控制人林永飞之女育有一子。因此,ST摩登再发公告进行更正。
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德奥退(002260.SZ)实际控制人方康宁涉及诉讼数十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已成“老赖”。董事长曹施施为实控人方康宁的外甥女,她未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ST节能(000820.SZ)的董事长吴浪上任之前,公司以及全资子公司18个月内已经被累计诉讼超50起,涉案超9亿元。吴浪与实控人无关联关系。
宝馨科技(002514.SZ)的董事长王思淇上任之前,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股票质押率接近100%,财务状况不佳。2021年4月,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辞职,王思淇被选为董事长。
王思淇与公司实控人无关联关系。
新通联(603022.SH)原董事长、实控人曹文洁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里卸任董事长职务,1991年出生的徐伟被选为董事长。公司未披露曹文洁和徐伟的关系。
上任后业绩如何?
这些“90后”董事长们已将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但“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在光鲜亮丽的名号后面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仁和药业的杨潇当选公司董事长还不到2个月,旗下的妇炎洁品牌就出现了营销“翻车”。其父杨文龙做出回应,但后续如何平息这场风波,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90后”董事长是否胜任?能否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上任后的业绩如何?我们看看数据。
首先忽略那些顺利接班又不是实控人的“企二代”。由于他们父辈未完全退出公司的管理,而是在背后“垂帘听政”,继续为公司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所以这类公司的表现并不反映“90后”的特点和能力。
其次忽略那些因实控人负面原因请辞后“被迫营业”的董事长。因为这些公司多数已经陷入经营上的困境。上一任董事长给接班人留下的不是“蜜枣”,而是难以解决的“烂摊子”。尤其是实控人一旦卷入违法案件或深陷债务风波,即使新的执掌者能力再强,也难以逆转颓势。
主要看看那些已经成为实控人,而且接手的不是烂摊子的“90后”董事长2021年的业绩情况。
在38位90后董事长中,符合以上条件的有13位,占比为34%。但还要排除亚星锚链的陶兴,还有信邦制药的安吉,因为他们都是2022年4月之后接手公司,目前还不足2个月。我们分析剩余的11家公司。
在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这11家公司里面,7家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占比63.6%;而A股整体营收增速超过20%的公司比例为48.8%。11家中还有2家实现了10%-20%的增长,也就是说,11家“90后”掌舵的公司中9家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占比81.8%;而A股整体营收增速超过10%的比例为66.4%。“90后”在营业收入增速方面成绩非常优秀。
在营业利润方面,2021年这11家公司里面,9家出现了营业利润增长,占比81.8%;而A股营业利润增长的公司不足60%。由此可见,“90后”董事长干得不错。
这11位绝大多数在完成学业后就开始进入公司历练,有些甚至更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经营过程,受到父辈的影响。其中聚杰微纤的仲鸿天是在其父亲离世后,带领家族企业成功敲钟上市的董事长。
仲鸿天说:“我从小就在工厂长大的,在正式上任前,就对公司整体运营情况很熟悉了,对人员情况也很了解。”
另一位董事长陈珊珊在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之前,21岁就开始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历任采购员、采购负责人,在公司基层历练了5年。
“90后”董事长也更注重研发。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研发费用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不足2%。统计所有A股公司,研发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的中值为2.5%。这11家有9家的研发费用占比超过了A股中值。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刘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