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教授沈艳:建议同时发消费券和现金刺激消费

更新时间:2022-06-11 20:31:43作者:未知

 北大国发院教授沈艳:建议同时发消费券和现金刺激消费


资料图

6月8日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召开了第61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回答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关于是否可以考虑增加消费贷款支持力度的问题。

对此,沈艳表示,这些措施都是可以考虑的。只是消费贷款要能够起到好的作用,前提是居民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只有以稳定收入作为前提,消费贷款才是可以发放的。

谈及提振消费的短期与长期考量,沈艳表示,当下我们遇到的困难是消费不振,这会导致经济难以反弹。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原因是疫情反复,它不仅影响经济活动,更影响消费者预期。

从时间上来看,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不少家庭现在获得收入的能力在下降。

沈艳表示,当前消费不足的矛盾是相当突出的,自2022年3月以来消费出现了四个特征:一是下滑程度深;二是线上线下共振,同时下跌;三是地域广;四是牵扯的行业多。为此,她表示:“建议尽快直接向居民发放生活补贴,这个补贴可以考虑每个人现金500元+消费券500元的结构。”

在沈艳看来,发放直接补助,符合我们国家现在财政政策重点从投资转向民生的大方向。而且在消费券发放方面,国内外都是有经验的,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特区,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就香港的情况而言,测算结果显示:100元可以拉动整个消费109元,主要体现在非耐用品的消费上。

沈艳表示,就内地而言,有评估研究发现,中国消费券发放的效果可以高于国外,北大很多研究团队也得到相类似的结论。在第三产业占比比较高的地方,消费券可以显著增加交易活跃程度,而且对低收入人群增加消费,可以有明显的提振作用。

对于补贴如何发放,沈艳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中央统筹、地方各尽所能。需要中央统筹是因为各地财力水平不同,发放消费券的能力与效果不同,可能会出现有财力的地方发放消费券提振了消费,但是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建议尽量对各地区不同收入的家庭要一视同仁,如果真要有倾斜的话,应该是中央统筹对更困难的地区、更困难的家庭尽可能优先、加大力度发放。

第二,同时发消费券和现金,和香港模式类似。疫情进入第三年,要刺激消费的前提是大家口袋里得有钱,如果没有钱的话,怎么刺激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在储蓄消耗已经很多的情形中,应该尽量考虑发放一些现金,能够起到撬动作用。

第三,要针对民生的关键行业,特别是基本生活品的领域,让大家起码能够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状态。所以消费券要考虑小额、有效期短,使用灵活。发放的方式,可以考虑跟现有的数字平台合作,减少发行成本。另外,也可以考虑与数字钱包挂钩。在具体使用当中也可以让现金发放和消费券的使用做一定的捆绑,最大程度把现金在一定时间内转化成消费,尽可能的提振消费。对于一些没有使用数字技术能力的人,也可以考虑借助社保的个人账户体系进行发放。

第四,资金可以从多个渠道筹集,特别是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年末中央的国债是20.9万亿,地方是25.7万亿。即便考虑各种各样的隐形债务,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目前在全球也是处在低位的,是存在发债空间的。同时中国赤字率现在也是相对比较低的,也是有空间的。另外还可以考虑到目前大量基建项目可能因为疫情延迟,也可以考虑先调拨资金用来发放补贴,将来可以根据进度再把这部分投资资产安排到下一个财政年度。只要消费能够提振起来,其他事情就更好办了。最后还要做到信息透明,要加大监督,能够让发放的现金尽快的、尽可能公平全面的发到老百姓手中。

本文标签: 消费券  沈艳  现金  贷款  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