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院中挖出19件国宝,无偿上交给故宫,一生都受到国家帮助

更新时间:2022-06-12 14:42:39作者:未知

河南农民院中挖出19件国宝,无偿上交给故宫,一生都受到国家帮助

一锄头挖出19件国宝

30多年前,河南农民一锄头,挖出19件国宝,件件都是元代珍品。

30多年后,故宫史无前例地为他举办了一场追悼会,以王侯将相都没有过的待遇为他送行。


图:故宫为何刚办追悼会

这位农民名叫何刚,家住河南周口市。

1985年秋冬之交,只有22岁的何刚,忙完地里的农活,回到家中盯着自家院子的空地发呆。

只靠一亩三分地,很难养活一家子人,而何刚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家祖上是卖豆腐的,于是他就想在院子里安置一块石磨,重新做起磨豆腐的生意。


图:何刚

选好位置后,何刚挥舞着铁锹开始挖土,谁知没挖多久,一铲子下去,地下竟发出一声巨响,铁锹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何刚赶紧停下来,发现土里出现了一口大水缸,上面还有个盖子。何刚把盖子打开,里面银光闪闪,把他吓了一跳。


图:何刚捐献的文物

他把东西都倒出来一看,有盘子有碗,有细长的瓶子,有一只小船,上面还有划船的小人,加在一起一共19件,每一件上面都有鎏金的花纹,做工非常精美。

何刚文化水平不高,可他一眼就看出这些东西很值钱。他连忙把东西再装回水缸,叫老婆赶紧把门关上,他则将这些宝贝带进卧室,塞到床下。


图:何刚捐献的文物

这一宿何刚跟妻子都没睡好觉,他们甚至连翻身都不敢,几乎睁着眼睛到天亮。第二天,何刚从水缸里挑出一个最小的,看起来也最不起眼的小碗,揣在怀里去找当地的文物贩子做鉴定。

文物贩子看到那件小碗,眼睛都直了,二话不说,朝何刚伸出5根手指,意思是:“5万块,卖给我!”


图:何刚捐献的文物

在80年代,5万块就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何刚长那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而且这还是最小的那一个,还有18个银器藏在他家呢!

换成别人,可能当场就答应这笔交易了,但何刚却立刻把小碗要回来,揣进怀里转身就跑,文物贩子在后面追了一路,何刚还是不肯卖。

很快,何刚家挖到宝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每天都有文物贩子堵在家门口求买,而且开价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跟何刚说,只要他肯卖,他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图:何刚捐献的文物

何刚被闹得不敢出门,就算出去了,也总有人在盯着他。他跟父亲一商量,带着宝贝趁夜敲开了当地村书记刘红恩的家。

一进门,何刚就急切地问书记。刘红恩也被水缸里的19件银器吓得不知所措,好不容易回过神,他小心翼翼地问何刚:“要不把宝贝上交吧?”


图:刘红恩

何刚早有此意,听了村书记的话,立刻点头答应。

但此时何刚还不清楚,他的一生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厄运也正在向他一家靠拢。

获奖励8000块

何刚跟父亲都是老实人,捡到这么多宝贝,一心只想上交。可是交给当地县里,父子俩都不放心,想交到国家手里,他们又找不到途径。

还是村书记刘红恩想到了法子。


图:刘红恩

刘红恩带着何刚避开村民耳目,找到了当地一家食品公司的老板于东汉。这位于老板年轻时当过兵,是退伍转业才从事了食品加工行业,对刘红恩来说,这位老板见多识广,肯定有办法。

果然,于东汉听了刘红恩的来意,连连点头,表示他有个老战友,退伍后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保安去了,如果这位老战友能牵线搭桥,事情就好办了。

心动不如行动,刘红恩和于东汉决定陪何刚一起去北京。当时交通没有现在便利,想从河南周口去北京,中间需要换好几次车。


资料图

考虑到车上人群拥挤,鱼龙混杂,他们怕把宝贝搞丢,出发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先是找箱子将文物放进去,又在里面塞上棉花,防止碰撞。

坐在火车上,何刚他们根本不敢闭眼,三个人轮流值班,紧紧抱着怀里的纸箱,手里全是汗,生怕箱子里藏着宝贝的消息被乘客知道了,他们都闭紧嘴巴,提都不提。

好不容易赶到了北京,下车时却是深夜时分。带着沉甸甸的宝贝,他们都不敢去住旅店,更顾不上休息,下了车就打听故宫怎么走。


图:故宫

于东汉的战友名叫崔保贤,已经提前收到通知,也是一晚上不回家,就在故宫北门等着何刚他们。

这期间,何刚仍死死抱着纸箱,将身边所有靠近的陌生人视为敌人,不敢松懈一刻。直到跟着崔保贤进入故宫,将纸箱郑重交到故宫工作人员手中,他这才松了口气。

当时担任故宫文管处处长的梁先生,时至今日,仍对他们三人印象深刻。何刚当时还很年轻,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显得非常老实淳朴,多数时间里都是陪他一起来的刘红恩和于东汉替他讲述。


图:梁先生

梁先生很感动,还邀请何刚见证接下来的鉴定工作。

何刚这才知道,他从自家院子里挖出来的,竟然是货真价实的元代窖藏银器。而这样的银器,当时的故宫博物院一件也没有。

何刚的贡献,直接帮助故宫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图:何刚上交的文物

做出了这么大意义的贡献,故宫肯定该有点表示才对。要知道,何刚上交的这些文物,其价值肯定远远超过文物贩子给的5万元,很有可能达到了千万元。

这么高的价值,要给何刚多少奖励才算合适呢?梁先生也犯了难。

文管处处长梁先生,在与同事们讨论后认为,一是根据何刚的个人状况,二是根据捐献文物的价值,又不能用收购的价钱来奖励他,最终决定给何刚8000块钱作为奖金,顺便帮他们一行人报销了路费和住宿费。


图:何刚名字被镌刻在“景仁榜”

与此同时,何刚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故宫专门为捐赠者设立的“景仁榜”上。

拿到捐赠文物凭证、锦旗,以及8000块奖金的何刚,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故事到这儿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了,然而何刚却没想到,他与故宫的缘分还远未终结。

史无前例的故宫追悼会

何刚从自家院里挖出来的19件元代珍品中,最特别的一件是一只银鎏金的玉壶春瓶。

元代流传下来的银器很少见,这只银鎏金的玉壶春瓶,为考古专家研究元代银器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图:何刚捐献的文物

后来只要故宫举办元代文物展,这只玉壶春瓶从来都不会缺席。

上交文物后,何刚带着8000块奖金回家,依旧过着往日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是磨豆腐的石磨顺利搭好了,他们家可以靠卖豆腐为生了。


图:何刚家

8000块钱的确能让他们过上翻天覆地的好日子,但比幸福更早到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厄运。

在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何刚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变故,先是妻子突然重病,来不及抢救便去世了。何刚的第二任妻子后来也患上了尿毒症,老父亲股骨头坏死,何刚很快就花光积蓄,没钱继续医治。


图:何刚求助

最后走投无路之下,何刚只能向故宫求助。他觉得很窝囊也很羞耻,而故宫方面立刻拿出5万元给何刚,何刚再三感谢,还表示将来一定会把钱还给故宫。

之后,何刚拼命打工,50多岁还一刻不停地奔波在工地上,直到2017年,因为工地意外,不幸身亡。


图:何刚

故宫方面听说消息后非常难过,立刻拿出10万元慰问金,送到了何刚的儿子何俊清手中,并表示他们准备为何刚举行一场追悼会,地点就选择过去只有皇帝才能休息的地方。

这是有史以来,故宫第一次为民间普通人举行追悼会,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关注。

何俊清也专门赶到了北京,一是为了参加父亲的追悼会,二是为了见一见父亲和爷爷常说的那些地里挖出来的宝贝。


资料图

而在父亲的追悼会上,何俊清说起父亲时,眼含热泪,好几次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说父亲教导他做人一定要正直,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果真做到了。

虽然何刚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将名字高挂在故宫,他虽然离去了,那真诚可贵的精神,却将永远留存人间。


图:何刚

本文标签: 何刚  故宫  国宝  文物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