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总书记在“最佳时机”访华的三个重要细节

更新时间:2022-11-01 22:30:38作者:智慧百科

越共中央总书记在“最佳时机”访华的三个重要细节


撰文 | 董鑫

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一周之后,北京密集迎来主场外交活动。

首位客人来自与中国有着“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的社会主义邻邦越南。

10月30日至11月2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越双方都认为,这个时候安排访问是最佳时机。

为何此时是阮富仲访华的“最佳时机”?

三个细节值得关注。


官方图片

党际交往的传统

保持党和政府领导人频繁往来是中越双方重要传统。中越坚定支持彼此推进重大政治议程。近年来,尤其是在中越两党两国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双方都保持了密切往来。

从访问时间来看,此时距离越共十三大仅过去一年多,中共二十大则刚刚闭幕。

今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开幕之后,越共中央第一时间向中共中央发来贺电,祝贺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阮富仲也是最早给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连任贺电、贺函的外国领导人之一。10月23日,阮富仲发来贺函,代表越共中央并以他个人名义致贺。

“我期待早日同您再次见面。”阮富仲在贺函中说。此前,他也曾多次表示,在再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之后,要把中国作为首访目的地。

阮富仲的这份期待,很快得以实现。

10月30日,他应邀访华。

值得关注的是,阮富仲此访还创下了多个“首次”和“第一”:

从越方来说,这是阮富仲自疫情发生以来的首次出国访问,这也是他在越共十三大再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出访。

从中方来说,阮富仲是疫情以来中方首次以“正式访问”的外交礼仪来欢迎的外国领导人,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也是中方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后会见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发展中越两国两党关系的高度重视。


官方图片

今年是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14周年。

新华社11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说,中越双方指出,世界局势正在经历深刻复杂、难以预料的历史性巨变,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双方要推动新时代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互鉴

在两党两国的交往,中越持续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

从两国目前发展进程来看,同样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越两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都进入了承前启后的新发展阶段。

新华社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阮富仲此次访问期间,中方向越方通报中共二十大主要成果。越方向中方通报越共十三大主要成果。


图片来自新华社

访问开始之前,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越方一向高度重视对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研究和借鉴。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在10月31日两国领导人的举行会谈时,越方一侧还包括了六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两位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及一位越共中央委员。分别是:

新华社报道称,在两国领导人会谈中,中方领导人表示,两党中央领导集体要加强沟通交往,及时就双边关系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10月31日当晚,习近平为阮富仲举行欢迎宴会。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参加欢迎宴会。习近平向阮富仲一一介绍新晋政治局常委的同志。

中越互利合作的深化

《联合声明》指出,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两国利益融合,增强两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越南也在加紧落实去年越共十三大确定的发展目标,将加快推进工业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今年前九个月,越南经济增长率达6.5%,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位居东盟首位。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在《人民日报》有关中越两国领导人此次会谈的新闻稿中,“合作”是一个高频词汇,共出现了13次。

会谈之后,两位总书记还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署的政党、经贸、环保、文旅、司法、海关、地方等领域合作文件。

据越通社报道,两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此次共签署了13项合作文件。


图片来自新华社

其中,经贸合作一直是中越关系的重要基础。

11月1日,越通社就经贸合作刊发了一篇题为《越中贸易关系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图表新闻。

文章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地缘政治波动影响了全球经济和贸易,但越南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仍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一。

政知君进一步检索发现,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则自2016年起就一直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贸易伙伴。

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第一年。

未来更加可期。

资料 | 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