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媒体报道中国,还用了这样一张图

更新时间:2022-12-09 09:08:39作者:智慧百科

沙特媒体报道中国,还用了这样一张图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伍麦叶的薰笼精】

中国国家领导人展开对沙特为期三天的访问,其间利雅得将举办三场重要峰会,这一场盛事,成了12月6日中东媒体的头条新闻。

沙特背景的英语大报《阿拉伯新闻报》最为积极与庄重,在6日当天,推出了题为“聚光——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的专辑,用了整整三个版面,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与分析。在其官网上,则特制了“专题封面”的点击网页,点进去,便是纸版专辑的全部文章。



《阿拉伯新闻报》的相关专辑



《阿拉伯新闻报》官网上的“专题封面”

其中,《习近平主席的三天访问旨在增强沙中的外交与贸易合作》一篇,7日当天一直都位居官网的头条。该文细致地指出,三场峰会为沙特—中国峰会、利雅得海湾—中国合作与发展峰会、利雅得阿拉伯—中国合作发展峰会,然后集中阐释中沙关系的良性发展。该文预期,双方不仅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让沙特的2030愿景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一致,同时建立强有力的战略伙伴关系。


《阿拉伯新闻报》官网7日的头条

另外一篇《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之际,阿中经济纽带乃是焦点》则气象宏阔,将整个MENA——北非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全部囊括在内,一开篇就直接表达阿拉伯世界的心愿:

“在九月,阿拉伯联盟便表示,希望计划中的峰会将成为阿拉伯国家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里程碑。 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长期关系的全面评估,并强调了新时代阿中关系内的战略互信,中国的专家们认为这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这项研究强调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新时代的中阿关系,以及中阿合作如何在相互交织的变化中快速发展,如何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不过,报道接下来还是回到中沙关系,强调沙特在中阿关系里的龙头老大地位。

同一专辑里,《沙特阿拉伯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年谱》回顾了自1990年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年重大事件与关系发展历程;《语言与文化如何成为沙中友谊的支柱》、《何以中国有潜力成为沙特外来游客的来源》则强调,两国关系不应、实际上也并非仅限于商业与战略利益,文化交流才能真正确保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互信。

报道列数到今年一月份,作为利雅得当季娱乐节的一项内容,该城最大的游乐园(Boulevard Riyadh City)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当时园区内的所有屏幕上一片中国红,并且展示各种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式楼阁、灯笼,以及中阿英三种语言的吉祥语;就在上个星期六,在沙特埃尔奥拉古城遗址,一位中国音乐家与来自全球的优秀艺术家一起,在小提琴、中国古琴、乌德琴等伴奏下,吟唱了古老的《九歌》,现场座无虚席。报道给读者介绍,《九歌》来源于楚辞,后者是公元前一世纪的一部古老诗歌集(原文如此,显然是有误会)。


《何以中国有潜力成为沙特外来游客的来源》的插图之一,乐观开朗的中国女游客们

该报又以专栏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金公司CEO黄朝晖的《中沙合作促进了全球能源转变》,阐述两国都致力于开发绿色能源,期待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合作.近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沙合作已经迅速延展到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太空技术等诸多领域。

《阿拉伯新闻报》官网还利用网络优势,不断充实该专辑的内容,当地时间的7日里,不断上新时讯与专题分析,如《过往每一年沙中关系都在提升》《当沙特寻求成为技术革新先锋时,何以中国是天然伙伴》《<中国日报>主编指出,中阿峰会“对全世界都是好消息”》,一派乐观,喜气洋洋。

另一家沙特大报《中东报》的阿语版也做了专辑报道,到了7日,还发表了两篇相关的专栏文章。一篇为《中东报》前主编阿卜杜·拉赫曼·拉什迪的《中国人来了》,作者开心地讲,他想在利雅得预定酒店房间,结果酒店人员只能道歉:三场峰会引来了多国代表团及相关各路人马,把酒店都住满了,实在没有空房间。

拉什迪还在文中反驳了冷战思维,指出沙特无意“以牺牲同华盛顿的关系为代价”,也不是要与中国结成军事联盟;中国从来不干涉它国内政,不输出价值观。不过,这位中东资深媒体人的相关理解却仍然在本地区精英们的思维模式里打转,在他看来,中美在中东的最大区别是,美国在该地区拥有军事打击能力,可是中国却回避保护此地的市场以及交通要道的义务,“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而“这给该地区诸国带来了巨大负担”。

7日的另一篇专栏文章《阿拉伯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作者为伊拉克现任总理穆罕默德·什阿·苏达尼,他可没心思琢磨那些有的没的,只是关切“伊拉克正从一段政治困难期中脱身”,因此参加中阿峰会意义重大,“将是我们政府与阿拉伯兄弟、海湾邻国和中国朋友分享新经济愿景的一种方式”。

他介绍到,伊拉克正努力效仿中国在消除贫困、防治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以及发展市场经济等领域的成功经验。这位总理主张,本次峰会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使中东诸国借鉴中国在经济领域与世界其他国家一体化的经验,利用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的优势,发展可持续和一体化的阿拉伯经济,而伊拉克将致力于转变为经济一体化的中心与东西方的交汇点。


伊拉克总理文章的截图

相比沙特,其他国家的媒体在态度上各有微妙不同,自然不会也是那样的热情与庄重。不过,实情是,整个中东世界几个月来对于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一事普遍充满期待。

在10月28日,沙特外交大臣法尔汉王子发布了相关消息之后,半岛《新闻的背后》栏目便立刻组织了一期谈话,邀请沙特、中国、美国的专家作为嘉宾各抒己见。讨论中,沙特外交部前顾问萨利姆·亚米强调,中沙关系的发展证明了沙特善于解读国际事态、适应变化的良好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在与他国关系中总是基于互相尊重的原则,这让各国在与中国交往时感觉舒服。

与之相对,旧金山大学国际安全与外交政策教授斯蒂芬·佐恩斯认为,美国一直在中东扮演主控角色,这一事态招致该地区各国和中国“不满”。在利雅得举办的三场峰会将让华盛顿不安,但华盛顿该做的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在未来避免错误。在他看来,沙特“缔结新联盟”并不意味着就断然抛弃与美国的旧联盟,况且,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都已经比美国先进,而沙特所寻求的乃是从中国的那些先进技术当中受益。

7日,半岛阿语官网又看热闹不怕事儿大地上了一篇《中国领导访问沙特,白宫警告中国企图主导世界》。

在中东人那里,讨论中沙关系、中阿关系,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沙美、中美、阿美关系的维度。黎巴嫩的阿语报纸《国家报》便发表了一篇《沙特王储将确立中东的领导角色》,引用阿拉伯专家们的意见,阐述沙特决意无视西方“盟友”们的意旨,在“两极分化的世界秩序中航行”。文中回顾了近年沙美之间不断的龃龉,但指出,沙特王储的行动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力图引导国家完成经济转型。

埃及权威大报《金字塔报》也在6日与7日连续发表成组专辑,围绕目前发生在利雅得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与分析,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表示希望将中国与阿拉伯和海湾国家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驻开罗大使: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将在利雅得让双边关系升上新台阶》等等,还请一位本国专家讲解一带一路倡议——不过那位专家的解读体现了中东精英典型的思维状态,遭西方右派带偏,却又自成格局。他断定中国在运用“金融的长臂”,然而却加诸肯定,甚至赞赏和钦佩,觉得对中东和世界都是好事。

醒目的是,关于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以及三场峰会,中东媒体全体表现出充满期待的情绪,没有任何异议,没有任何负面的看法。有一点颇为好笑,到目前为止,亲美派竟是全部噤声,没有人跳出来讨嫌,也可能,事实让他们无话可说了吧。

看来中东人全都明白,中国与西方国家如英、法、德、美等截然不同,在推行一套崭新的人类愿景。在西方意识形态的长期浸淫下,中东各阶层还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主张,但是,他们已经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意味着和平、稳定、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机遇,因此个个乐见其成,人人愿意共襄盛举,此真所谓人心向背、“天下归心”者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