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05 09:09:20作者:智慧百科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最近,“网课爆破”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热议。今天,我应小编之邀,就网课爆破事件以及相关的网络治理问题,简单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
据媒体报道,河南一名女教师在网课遭受到有组织地“爆破”——大量不明人士冲进网课直播间辱骂、播放音乐和不雅视频——之后心梗去世。事件发生后不少网课参与者都表示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现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个标签称“网课爆破是新型的网络暴力”,这一观点已成为主流共识。对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比较熟悉的朋友会发现,贴吧时代的“爆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网课爆破”的前身,二者具有两大共同特点:
第一,都具备“干扰性”特征,也即试图阻断正常的网络沟通和交流。“爆吧”使贴吧网友无法正常讨论;“网课爆破”使授课无法继续进行。
第二,都具备“暴力性”特征,也即使用攻击性的语言、骚扰性的视频乃至违反公序良俗、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不雅言辞,攻击特定的目标或泛化的非特定目标,以达到扰乱秩序的目的。
当然,“网课爆破”与“爆吧”毕竟还是不同的。网课爆破不仅是普通的网络暴力,更是网络暴力向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渗透。
线下的校园暴力行为在世界各国均有出现。例如,美国的“特色”就是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事件,这些枪击事件往往与校园霸凌有关;中国也有校园霸凌的相关报道。校园暴力具有弥散化的特点,因此难以用打击刑事犯罪的传统方式进行提前预知性处置。不过,考虑到中国制度和文化的整体特点,线下的校园暴力行为通常难以直接干扰教室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鲜少将教师作为攻击或干扰的对象。
线上的“网课爆破”则更为复杂。这一问题是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受疫情影响,课堂教学开始向网络空间扩展,大量使用网课教学。网课的开展降低了暴力行为干扰教学秩序的“技术门槛”,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是网络的匿名性。网络世界天然的治理难点在于,即便是引入了“白名单”机制的软件,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实名制问题。而即便解决了实名制问题,顶着“数字化面罩”与他人交流的体验也完全不同于线下面对面交互的体验,人们在不使用真实身份时更容易肆意释放内心的极端情绪。几年前的香港的街头暴力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人平时看似遵纪守法,可一旦有了头套或口罩的“掩护”,其暴戾的气息就毫无遮掩地散发出来。
第二是个体技术能力的不对称性。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相对学生占据高位;但在如今的技术时代,很多教师受限于专业背景和职业培训,在对网课所用软件的熟悉程度方面还不如学生。因此,如果网课秩序的维持基于教师与学生间单对单的能力博弈,那么师生之间的能力和优势很可能发生“倒置”。这种师生优势的倒置使得教师在面临“网课爆破”的冲击和挑战时难以运用软件的部分功能架起 “第一道防线”、及时阻断“爆破”行为,“爆破”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就相应地下降了。
第三是制度和治理机制的相对缺失。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因此,教学行为自线下向线上的大规模转移是在缺少事前准备的前提下展开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从经济学、政治学等角度去研究、设计和修订相关制度,导致网课成为了一处管理的“洼地”。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推陈出新、提升治理: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对于未成年人所做出的介于“违反公序良俗、对他人造成干扰”和“触犯法律”之间的“灰色行为”,应如何进行有效管控。
另一方面,需要探索一种常态化机制,用于认定和治理网络暴力行为。治理是需要成本的,任何治理政策都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实现某种平衡。“爆吧”、“网课爆破”等网络暴力行为具有技术门槛低、数量多、涉及主体复杂(超出单一部门职权范围,需进行有效的跨部门协作)等特点,因此边际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认定和治理即便不说是全然空白,至少也是一个弱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次的“网课爆破”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去认识和理解网络空间中新的风险和挑战。就我个人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观察和理解而言,我认为,本次事件体现出网络空间的三个发展性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其一是“生态化”态势。根据已有材料可以看出,在特定类型的学生群体间已形成这样一种“生态”:这些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不喜欢某一门课,就可以找人进入课堂捣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二是“组织化”态势。“生态化”态势催生了“网课爆破”的“需求”,而“组织化”态势“保障”了“网课爆破”的“供给”。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有企业实体作为“水军”参与“爆破”,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有一些依托社交软件形成的群体或圈层正在“承接”这些“爆破”的“订单”。更严重的是,上述群体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抗打击性——你可以发现一个群组、解散一个群组,但是,只要这些个体在线下持续存在,新的同类群组就会源源不断地继续产生。
“网课爆破”的组织者口中“专业”“服务”“客户满意”这样的用语(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其三是“流量化”态势的前兆。我们可以从“爆破”参与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部分参与者的动机是所谓“找乐子”,自认为在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有明显的市场化、商业化冲动,尽管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他们给出了明确的收费标准。某种程度上,“网络爆破”已经具备了“流量化生存”的前兆。所谓“流量化生存”,即通过获取流量来提升或真实或虚幻的影响力,为此不惜游走在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规的边缘。
我始终对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保持较为克制的判断,认为他们只是将自己那令人哭笑不得的小聪明用在了不太正确的方向上,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应受到宽容甚至放纵。
组织“网课爆破”的群里讨论“警察懒得管”(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从已有信息来看,这些网络暴力的参与者能够从对正常社会活动秩序的扰乱、冲击和破坏中获得个人的“成就感”、“归属感”和宣泄负面情绪的快感,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们未来可能成为有组织的、帮派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在一片区域欺行霸市、收保护费或进行地下经济活动。这一倾向是值得高度警惕的,我们必须寻找对策来遏制这样的倾向。
谈及制度时,常常有人吐槽,“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问题”。其实,这句话不仅是一个“梗”,更是客观事实。有组织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进行能力体系的建设。就应对“网课爆破”问题而言,我们可以从技术平台、学校和政府治理、个人思想意识三个层面完善能力体系。
软件开发商在开发网课所用软件时,应当以各种技术性方式尽可能提高入侵和“爆破”的技术难度,或设计一些工具帮助教师有效应对负面行为、管控课堂纪律。当然,在开发上述功能时,还需注意不能妨碍师生正常互动,以免让学生感到“上网课如同看录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总之,网课软件应当既提供互动功能,又能够预防有人恶意利用互动功能,这是一个动态对抗和博弈的过程,为此,软件开发商还需投入额外成本,以提升和完善软件功能。
学校和政府应针对线上授课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制定合理的制度。“网课爆破”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网课不只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空间那么简单,网课作为未知的新生事物,蕴藏着新型的风险和挑战,这就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必须以制度建设应对这些新型的风险和挑战。
另外,正如预防作弊时不仅需要监考老师还需要巡查老师,预防“网课爆破”不仅需要校方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从更宏观的层面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治理体系,为校方提供支持。针对“网课爆破”与网络暴力的治理体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标准和依据,以认定网络暴力行为;在做出认定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避免“法不责众”、助长“老油子”们的气焰。总之,网上教学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网课爆破”暂时只影响到了个别学校、个别课程,但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制,将来可能使整个线上教育体系的生态日趋恶化。
另外,我们每个个体也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尽到自己的责任,正如习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所指出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归根结底,很多网络安全原则本质上属于“行为规范”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难以以立法的方式实现事无巨细的全面覆盖,而必须依赖网络空间共同体“约定俗成”的共识和自觉。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整体网络环境是其中每一个个体互动建构的结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负责。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网上主流舆论都认为,“网课爆破”作为网络暴力、校园暴力向网络课程的渗透,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负面现象。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此,各方需要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即便不能完全消除网课爆破现象,至少也要将其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网络暴力往往是很顽固的,对网络空间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存在立竿见影的万能治理方案。但是,只要各方朝着共同目标携手努力,在历经不断调试、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渐进式过程后,网络暴力行为即便无法被彻底根治,至少也能得到有效治理,从而大家能够在更清朗、安全、互信的网络空间中接收新知、提升自我。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