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感染者集中隔离场所:自费入住,收费标准不一

更新时间:2022-12-23 20:21:06作者:智慧百科

多地推出感染者集中隔离场所:自费入住,收费标准不一

随着各地迎来感染高峰,很多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居民有意选择集中隔离场所度过感染期。为此,多地近期陆续启用了专门用于收治阳性感染者的集中隔离场所。此类集中隔离点一般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生活服务设施,收费标准高低不一。


资料图

2022年12月21日,杭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为满足部分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或不想居家、避免传染家人的市民申请集中隔离的需求,杭州已储备建设75个“健康之家”共16030间隔离用房,分布在各区县市。

“发现自己是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的人员可以向社区(村)申请,由属地防控办评估后明确具体的健康之家点位,由乡镇、街道和社区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自行前往健康之家。”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钱潮力表示。

据了解,“健康之家”会配备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少量的药物。对于有医疗咨询需求的感染者,也会提供相应服务。新京报报道,记者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截至12月22日上午,该市已有超过1600人申请集中隔离,预计未来几天申请人数会有较大增长。

此前于12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提出,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不过,国家发布的“新十条”并未明确集中隔离收治的具体操作方式。近日,随着感染者增多,多地也相继公布了集中隔离场所的申请方式,以及自愿申请、自费入住等基本原则。

日照日报12月22日报道,为进一步做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考虑到部分居民有自愿申请集中隔离收治的需求,专门储备一批“健康之家”,用于自愿申请集中隔离的收治。

东港区首批启用10处“健康之家”,2000间用房。申请集中隔离的人员向所在社区(村居)提出,属地镇街道指挥部综合评估。申请人接所在镇街道通知后,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自行进入“健康之家”进行集中隔离。健康之家会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住宿费价格不高于正常经营期间的市场价,餐费每人每天不高于80元。

据“康巴什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委、区政府针对部分群众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具备居家隔离或单独隔离条件,不愿影响家人或同事等需求,指定区属国有企业自主性经营保障、市场化运营服务“健康驿站”集中隔离公寓(青年公寓)。

“健康驿站”集中隔离公寓经过精心筹备和改造,已于12月15日启动试运营,将为入住人员提供餐饮配送、室内清洁、消杀消毒、常规医疗、心理疏导、代收物资等服务工作。费用由入住人员自理,费用标准为165元/天/人,包含80元住宿服务费(标准单间)、80元餐饮服务费(早中晚三餐)及5元餐盒费。

界面新闻注意到,各地由政府主导推出的集中隔离场所收费主要包括住宿费和餐饮费等,但是收费标准并不统一。在费用方面,杭州市明确,“健康之家”住宿费不高于正常经营市场价,餐费不高于每人每天100元。云南省大理市选定6家酒店作为健康驿站。其中一家酒店负责人对新京报表示,该酒店的住宿价格是每天180元,不含客房服务、餐饮,“客人可以出入,也可以自己点外卖”。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决定,对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的阳性感染者实行住宿、生活费用自理,隔离酒店食宿费为150元/天(其中住宿费100元、伙食费50元)。铜仁市石阡县洋溪大关、中坝老年养护楼、中坝公租房三个隔离点的食宿费为100元/天。铜仁市德江县关口集中隔离点、庄子上集中隔离点收费为128元/天(含住宿费、生活费、核酸检测费)。

上述三地都强调,各乡镇(街道)要加大对阳性感染者隔离收治自费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凡隔离人员拒不支付费用的,将依照有关规定纳入失信人名单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福建省多个市县也明确集中隔离收费标准。武夷山市和建瓯市规定,对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的人员在集中隔离(收治)期间收取相应的食宿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天150元收费(含食宿),感染者救治诊疗费用按照医院诊疗费用标准另行结算。南平市下辖浦城县规定的收费标准为150元/人/天(含餐费50元/人/天)。此外,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也公示,密切接触者及阳性感染者集中隔离场所收费标准为150元/天。

各地也有一些酒店专门推出供新冠感染者隔离休息的服务,并实行市场化定价。

据上观新闻消息,上海一家星级酒店集团开始向市民推出“隔离套餐”服务,包括连住3晚和连住5晚。套餐内容除了住宿,还包含了早餐和晚餐,酒店采用机器人无接触送物服务,每天还为客人提供鲜榨果汁。该酒店表示,市民去酒店自我隔离是近期趋势,与其让客人隐瞒还不如直接推出相应的人性化套餐,既能更好受到照顾,也能让员工提前做好防护。

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倡议全县各大旅游饭店担起社会责任,以低于酒店门市价的价格推出安心无忧隔离的暖心套餐。隔离套餐入住日期分为3日、5日、7日不等,从品牌酒店到中端酒店各档次均有。入住隔离酒店期间,县卫健局将派出医生每天开展巡诊,提供就医用药咨询服务。

第一财经报道,安吉当地的隔离酒店无忧隔离套餐3晚、5晚和7晚,根据酒店的不同,价格从3晚880元(含早餐送餐)、5晚1699元 (含早餐送餐)、7晚2369(含早餐送餐)等不同规格。

延伸阅读:

一线医生:全科几乎"全军覆没" 不能因为发烧就不上班

似乎比预料的时间更早、更快,此时此刻,上海开始迎来“新十条”后第一次感染波峰。

上周以来,几乎每位上海市民都发觉自己或身边有人“中招”,奥密克戎以防不胜防的姿态快速传播,阳性感染者人数激增。12月2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说,预期上海一周内达到感染峰值。

冲击波的另一端,医护人员坚守着生命防线。医疗机构本是疫情高风险地区,近期不少医护人员陆续感染,而现在,第一波感染的医护在症状缓解后大都迅速回到岗位,全力确保医疗服务有序运转。

12月22日,6名来自上海三甲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线医生,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医院当下的情况、医护此时的状态。一些医生前不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尚未完全康复,略带沙哑的嗓音从电话那头传来;简短的采访间隙,他们还在忙着交待工作事项。

压力、责任、烦恼、风险、使命……此时每个医生肩头承载的东西太多,忙碌,也成为一种不由分说的状态。也许他们说话的声音比往常虚弱,但散发的力量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12月22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楼内,就诊量远高于本轮疫情之前。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医护人员的感染比社会面更早、更快,但急诊一刻也不能停

讲述人:王美堂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

这一波疫情以来我没离开过医院,没离开过急诊。12月16日我感染病毒,当天症状很重,我在办公室躺了一天,17日返岗。因为最近急诊很忙,压力大,实在没空多休息。这两天我的症状已经好多了,鼻塞、咽痛,基本上不影响工作了。

压力从一些数据能看出来。12月21日,急诊就诊人次达到1517,而这一波疫情之前,平时急诊一天的就诊量大约八九百人次,现在快翻倍了,还在攀升。急诊大楼里,大部分病人看完医生后会离开,重病患者经过抢救会分流到住院病房,滞留在急诊的临时留观病人平时约有20多人,现在也达到50多人。这些病人都是我们要照顾的。


12月22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楼内,就诊量远高于本轮疫情之前。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感染比社会面更早、更快。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一是因为医护人员本身也是社会成员,和普通人一样具有在社区感染的风险。二是随着就诊人员激增,医院的环境要比社会面的风险更高,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风险。

从过往一周来的情况看,我们急诊一百多名医护人员,感染过新冠的已有将近80%,确实很残酷。急诊大部分医护都是青壮年,都打过疫苗,症状普遍在上呼吸道系统,如发烧、咳嗽、头疼等,但还是有医护人员甚至高热四五天,很让人心疼。

目前大部分医护症状缓解后,都回到岗位了,很了不起,大家都知道,急诊一刻也不能停。医院也一直在派员支持急诊和发热门诊,不过说实话,在这里工作两三天,还是很快会面临感染的风险。

作为急诊科负责人,我的责任不言而喻,丝毫不敢懈怠。除了管理上的事情,现在我每天坚持查房,一直在一线,和同事们全力以赴保障急诊平稳运转。

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下,我们同事挨个变“阳”了

讲述人:高佳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医生

12月7日,一张大白的背影照在朋友圈流传,背后“全剧终”三个大字,戳中了压抑在我们心中三年的欢呼雀跃。然而,我们却深知“放开”以后,医疗系统尤其是医院的第一道门户,发热门诊、急诊,将会迎来三年来最大的挑战。

发热门诊2楼的隔离病区,首先接受了留观患者的住院任务。12月12日,发热门诊的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内,12月13日开始,“画风”便开始有了转变,不仅仅高热人群越来越多,而且有住院需求的新冠阳性患者也开始出现。

12月13日16点50分,我接到发热门诊医生的信息,来了一名27岁的女性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抗原阳性,做过左侧肾切除术和输尿管膀胱重建术,高热伴腰痛、尿痛2天。当我到大厅看到这名患者时,她坐在椅子上精神十分萎靡。我得知她父母远在北京,包括高龄的奶奶在内全家目前都在高热,她自身情况特殊,高热以后有非常明显的腰痛,她十分担心自己仅有的一颗肾脏受到影响。

入院后,我们积极评估病情,通过药物治疗,她的尿路感染也很快得到了控制。由于腰痛仍在持续,她非常焦虑,提了很多的需求,每次我们都会跟她充分地沟通。最终,她的病情彻底得到了缓解。出院前,她说要给我们发热门诊和急诊送锦旗,还说“或许你们觉得没必要,但是对我来说,你们救了我的命”。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收到的一名阳性患者送的锦旗。

此后,我们又投入到其他的阳性患者的收治救治中。病人非常多,其中也有基础疾病很重的人,我们在隔离病区里需要帮他们进行腰椎穿刺、深静脉穿刺……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下,我们同事挨个变“阳”了,有些同事在高热之下不得不短暂休整。

我和今年刚入职华山医院的王欣欣医生互相鼓励,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水果,保存力量,争取“晚阳”。在身边倒下多个战友时,隔离病区的两个原班人马已经连续一周加班收病人、写病史,保证阳性患者诊疗有序进行。同时在隔离病房的防护下,完全无症状的同事也在继续坚持工作。

夜查房结束,路过过渡抢救室,当我看到里面还暂时留观的患者,看着一个个坚守在岗位的兄弟姐妹们,看着各岗位上忙碌的身影,再看着隔离病区的第一面锦旗,心中无限感慨。或许这场挑战是空前的,这场暴雨是狂骤的,但只要我们戮力同心,这终将会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冲破黑暗就必将看到光亮。

全科几乎“全军覆没”,但我们不能因为发烧就不上班

讲述人:张家雄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这波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为病人做检查时,病人几乎都需要摘下口罩,所以我们耳鼻咽喉科算是高风险岗位,这一波感染下来,全科几乎“全军覆没”。科室里十几个员工,现在只剩一个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了,但她也有轻微的咽痛症状。我和太太、孩子也感染了,近两天,我发烧到将近39度,嗓子也特别痛,感觉疾病还在发展。

不过,科室的一切还在照常运转。我们不能因为发烧就不上班,该看的专家门诊还得看,该手术、该急诊,也要照常。大家基本都是带着病发着烧,在一线工作、值班。如果有同事症状很严重、实在坚持不了,我们症状轻一点的人就会帮他把班顶上,对排班进行一些调整,大家都很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现在的医生、护士、麻醉师、病人都在感染、发热,我们的就诊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因为专科特点、病人需要脱口罩检查,风险比发热门诊更高。同时,因为这一波感染新冠病毒的很多人都有喉咙痛、喉咙干痒之类的症状,我们的门诊和急诊面临很大的压力,这也更成为了我们不能停下来的原因。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家雄(右一)为患者实施手术。

诊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一级加”的防护措施,也就是戴帽子、口罩、面屏,再加反穿衣。我们急诊的医生最辛苦,因为急诊24小时开放,也不能拒绝病人,急诊医护最长的值班时间是24小时,从早上8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能够下班,如果有手术的话还下不了班。就我自己而言,上午坐专家门诊,下午要在病房处理手术。在发烧的情况下戴口罩长时间上班,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我们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觉得目前来讲,大家一起咬咬牙,共度时艰,共度难关,共同面对这一波疫情冲击,作为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如果说以前是以社会面防控为主,现在才是医院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医务人员、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科主任,我也一定是要冲在前面、靠前指挥。如果说我一个人躲在后面,那其他员工也都看在眼里,所以我每天不管发烧到多少度,都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也为了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成为科室员工的主心骨。

感染高峰还没来,正在积极扩充重症和抢救床位

讲述人:陈康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

最近这段时间,急诊接收的急危重症明显增多了,我们科室的工作重心也在这里。

需要抢救的病人之所以多,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因为天气转冷,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送来抢救。另一部分,是基础疾病患者合并呼吸道系统疾病送来抢救的。所以,现在总体的病人数量比这一轮疫情前数量翻倍,甚至更多。

我们科室感染的医护人员已有七八成,一般来说没有症状了很快就回到岗位。当然科室和医院会征求康复人员的意见,只有身体症状缓解,有返岗意愿,才会回来,同时为返岗人员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近日,奉贤区中心医院。

我作为科主任管理上的压力很大。比如排班,每天都有新情况、新问题,以前排班两周、一个月排一次,现在一天甚至半天排一次,每天要协调人员。

病人收住院的事情也是我最近的重点工作之一,病人增加,床位、病房也变得很紧张,病人都压在急诊肯定不行,需要解决住院、出院等问题。

我现在比较担心感染峰值的动向,什么时候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目前来看,重症病人虽然增多了,但高峰还没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相对会晚于社会面感染高峰两周左右。这些人群感染后,医疗机构的抢救压力会很大。我们正在积极做准备,扩充重症和抢救床位。

也没什么其他好说的,碰上这样的世纪疫情,我们肯定要冲上去,这也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必须全力以赴,不然怎么办?也不止医护人员有压力,所有人都面临挑战,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才能携手度过这次疫情。

我真的很想让大家回去休息,但医务人员回去休息了,居民怎么办

讲述人:张剑敏 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这几天,我的感受是很深的,大家确实很不容易。我发现跟大家开会的时候,很多人的嗓子都是“拉”着的。

上周我们就接到通知开始做部署,这周一(12月19日)我们的发热哨点诊室就正式开出来了,当天就接诊了54人次,后一天开始基本就人数翻番,这几天每天这个门诊的接诊量都是达到一百多位的。为了服务好尽可能多的居民,我们也只能做一些动态的调整,第一天我们给居民配药是大概3天的量,到后面改为2天。

与此同时,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天统计下来的数据是,97位医务工作者,在岗49位;16位后勤工作者,在岗4位,其他的都是感染的。在岗的职工中,还有一些是有症状的,但大家真的是“轻伤不下火线”。

实话说,我真的很想让大家回去休息,但是我们医务人员回去休息了,居民怎么办?我很感动的是,我们大家的心很齐,只要能撑,就想着上岗。我们还有两位医生袁金和张磊,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加入了紧急组建的临时医疗救助队,真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近日,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日接诊现场。

现在我们的人手很宝贵,而且越是劳累、病毒就越容易趁虚而入,所以我们也尽可能希望调整好大家的工作量,比如病人比较集中在上午来看病开药的话,我们下午尽可能让手头事情少一点的职工回家休息。中心也是尽量给大家补充点物资,黄桃老实说不太好买,我们就给职工发了柠檬什么的。

我自己这段时间主要做的是管理层面的工作,目前其实也是感染的第6天,今天算正式返岗了,但前几天在家也要处理工作。

坦白说我每天也挺愁,除了睡觉时间,事情是塞满的。早上主要看看门诊的情况、岗位上的人手够不够;下午会看一下药品的情况、还够几天的量;还会参加上级部门的调度会,并且和职工们进行沟通。



近日,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朋友群和微信群中,大家互相鼓励。

包括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疫苗接种等工作要做,在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这部分的工作可能也要面临减员,我们要想办法部署,把有限的人员安排到最需要的岗位上,保证我们中心的运作。经过和街道的协商,我们只能把疫苗上门服务停了,但疫苗接种点的工作还在进行中。

另外,为了应对后期可能到来的重症病人的应急救治,我们社区也要承担一些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的调研调查、健康监测工作,包括高龄老人、婴幼儿、孕产妇、需要血透的人群、肿瘤病人等等,当然日常我们也在进行这部分工作。这项工作我们是要家庭医生和居委会配合进行的,如今这两方面也都面临着减员的难题,所以还在岗的同事工作量也会加大。

我想最难最难也就这两个礼拜,相信等到高峰过去,后面都会慢慢恢复如常的。我爱人也是医生,最近也很忙碌。我发烧比较厉害的几天,她还是要到医院去,还特别叮嘱我们家一年级的儿子,别来我房间。孩子还是听得懂、看得懂的,上周给我画了张贺卡,我是后来才看到的,真的蛮感动的。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

讲述人:刘光辉 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医生

“新十条”优化防控政策出台后,我们医院第一时间开设了阳性门诊、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以及新冠阳性患者病区。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也被抽调去支援阳性门诊和急诊的工作。

在今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我参与过3个方舱的救治工作,今年下半年我报名参加了海南三亚方舱的支援,具备一些抗疫经验。在阳性诊区,我主要负责帮一些有慢性疾病的阳性感染者配药,给予耐心的解答以及专业的处理。疫情中这类人群一旦断药,基础疾病得不到控制,就可能面临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另外,这些患者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如果去门诊配药,势必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阳性诊区的开设有助于降低整个门诊区域的感染风险。


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医生刘光辉曾在上海方舱工作(资料图)。

在阳性诊区工作的同时,我还兼顾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我遇到很多对新冠有着恐慌情绪的患者,我会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安慰,评估他们的病情,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指导,针对一些轻症的,我会建议他们可以先居家应用退烧药、感冒药或止咳药等,减少他们来院就诊奔波,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针对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我会根据他们的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有来医院进一步诊疗的必要。

随着近段时间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人数的增多,工作强度陡然增加,很多医护也陆续出现了感染,面临战斗性 “减员”的情况,我第一时间被调派到了急诊支援,目前已经工作一周时间了。在急诊抢救室或临时观察室,最近来的大部分都是阳性感染者,他们可能合并冠心病、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甚至随时有猝死风险,我们需要识别出这些危重症病人,防患于未然。

每次接班,我们不仅要处理上一班交下来的患者,还要不时接诊新患者,工作全程神经都是绷得很紧。整个医疗过程需要医护等各环节全力合作,从预检分诊到最后诊治,每一步都需要一丝不苟。正如急诊医学科吴先正主任所说,同济急诊人为守护每一位就诊患者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冒着高风险奋不顾身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线。“243650”—— 24小时365天0休息,这是同济急诊人的庄严承诺!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我也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支援。在此我也想呼吁,一些慢性病患者在居家期间,请注重对自己病情的观察,一旦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情况,请及时来院就诊。如果病情稳定的话,可以在家适度开展一些居家运动,但强度要小于平时,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舟共济,希望我们早日打赢疫情攻坚战!

本文标签: 隔离  接触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