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热情高涨!多家银行披露IPO进展,“预备役”队伍也在扩容

更新时间:2023-01-16 20:59:42作者:智慧百科

上市热情高涨!多家银行披露IPO进展,“预备役”队伍也在扩容

见习记者 马嘉昕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陆续披露了IPO进展。同时,自去年以来,中小银行上市动作频频,且“预备役”队伍也有所扩编。市场认为,一方面源于中小银行对资本的迫切渴求,另外随着经济环境回暖,银行估值修复,提升他们的上市信心,希望能不断夯实基础,把握上市机会。

多家银行相继披露IPO进展

据本报记者注意,自2023年开年以来,已经有宁波通商银行、天津银行、徽商银行、汉口银行、江南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备战IPO的进展被相继披露。

1月中旬,中信建投公告称,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拟IPO四载有余的江南农商行IPO辅导完成第十六阶段工作,并向江苏证监局报送了相应的辅导工作备案报告。

据了解,该阶段中信建投的辅导人员对江南农商行的辅导工作主要包括对该公司进行持续尽职调查,并在加强该公司内控管理、规范财务会计体系、历史沿革合法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引导该公司进一步规范运作,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此之前,宁波通商银行也于1月10日首次发布了《关于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一期)》,并且中金公司作为其上市的辅导机构。

中金公司表示,在辅导工作中发现宁波通商银行存在一些问题,并明确指出了宁波通商银行上述接受辅导的人员对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仍需持续加强。

对此,中金公司表示,辅导期内其协助该行对现有的相关公司制度及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进一步督促该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规范运作水平。而在下期辅导工作中,中金公司将通过组织专题辅导培训等形式,对上述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上市公司运作规范、信息披露、履行承诺等相关要求,提升其法制意识、自律意识及诚信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天津银行也于1月6日率先发出相关公告,徽商银行、汉口银行紧随其后,均于10日与宁波通商银行同步披露了相关进展。

中小银行“预备役”队伍扩编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中小银行便上市动作频频。据悉,成都农商行之外、宜宾商业银行、潍坊银行也相继启动辅导机构招标工作,拟招聘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迈出上市第一步。

证监会官网显示,2022年12月22日,四川证监局已经受理了成都农商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目前,相应的辅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已制定,辅导工作仍在进行中。

“截至目前,对成都农商银行的上市辅导工作仍在进行中。”中信证券透露,双方的辅导协议签署于2022年12月20日,次日,中信证券便向四川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的申请材料。

不过,按照上市的进程,IPO辅导只是上市的第一步,辅导完成后将进入材料申报、沟通反馈阶段,随后才能上发审会,并且“过会”后才能发行上市。

据本报记者注意,尽管中小银行对启动上市的积极性颇高,“预备役”的队伍不断壮大,但从过会进展情况来看,并未非常迅速。在2022年全年,也仅有兰州银行一家银行成功上市。

梳理choice数据发现,目前,仍有11家中小银行处于上市的候场状态、分别为湖北银行、重庆三峡银行、广州银行、湖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广东南海农商行以及东莞银行等。


热衷披露原因或为两点

在业内看来,中小银行加速对IPO信息的披露步伐,上市热情高涨可能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业内指出,中小银行IPO上市辅导一般要经历很长时间,企业能否上市除了和自身经营有关系以外,也和企业自身的资产质量、股权架构稳定性以及是否有重大处罚情况等因素相关。但从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市场情绪回暖等方面看,目前环境对于部分中小银行上市比较有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也对此分析称:“随着经济环境回暖,银行估值修复,提升了中小银行上市信心。“它们希望今年夯实基础修炼‘内功’,能把握上市机会。”

同时,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大智看来,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小银行对资本的迫切渴求。“在过去的几年,多数中小银行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对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偏低,特别是在疫情环境下,可能会加速不良资产的暴露,因此他们会面临对资本金的渴求补血问题。”

谈及中小银行纷纷热衷上市的原因,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中小银行发展立足本地,近些年发展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通过上市提升融资能力、公司治理规范,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指出,中小银行需要充实自身资本金,同时也要加快扩张,“对于银行业来说,当前国内银行竞争趋于同质化,银行和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业务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而股权融资是中小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的好办法。”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