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19 00:05:30作者:智慧百科
今天北向又是继续疯狂买买买,新年以来北向累计买入金额已经达到891亿,要知道去年一整年北向也才流入900多亿,这样的暴买模式也不禁让我们的投资者浮想翩翩,牛是不是真的来了。
这是疯牛还是水牛,仁者见仁吧,臆想这个问题意义不大,我们要关注的是北向为什么会开启暴买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随着美国加息见顶,美元指数不再强势,
美债收益率也出现巨幅下滑,
而与此同时,自11月以来人民币开启反攻模式,近期也一度收复6.7大关。人民币升值,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在升值,对于外资来说,加大力度配置大A的意愿也就随之增强。
此前人民币跌跌不休,更多的因素在于外资对我们经济的担忧,要维持经济,前提就是稳地产,地产产业链贡献着我们近1/4的经济体量,随着金融16条,地产三箭齐发,维稳地产的决心很明显。相信在2023年维稳地产的力度同样不会少,外资也很清楚,这样的买买买不会是一时意气,更多还是对于我们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
二是当前大A的估值合理,大部分板块都经历巨幅震荡。
为什么都喜欢把北向称为“聪明的资金”,是因为北向很喜欢捡便宜的筹码。当前我们上证的估值38.79%(近十年分位点),整体的PE不足13倍,处于机会值的区间。
很多投资者从不理会估值,我们买东西也知道要货比三家,难道做投资就不需要了吗?区别就在于我们做投资要对比的数据更多,我比较习惯的就是看近十年的。其实收益从来都不是交易出来的,而是捂出来的,北向也是深谙此道。
这两大因素背景下,这轮北向的买入潮估计还能再持续一阵。当然这会再去跟着北向的步伐那很大概率会进坑。淡化短线的风格,有看好的板块坚定持有就好。
回到今天要说的主题,就是2023年基金到底应该如何配置好。
配置这个问题是很差异化的,每个人的投资偏好都是不同的,所谓最好的其实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我就说两个基金,顺便把我自己的一些选基思路分享出来。
1、工银战略转型
这个是工银杜洋管理的一只基金,也是我自己去年一直在定投的。杜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算是工银当前的头牌了。曾经的头牌袁芳去年就已经离任了,离任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募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杜洋目前在管的基金也不少,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2020年买消费,2021年买新能源,2022年买金融地产,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象牙塔里面。
场外基金我是比较偏好混合基,混合指的是行业混合,而不是基金类型。因为很多混合型的基金都让基金经理整成行业主题基金了,像大家都知道的诺安,就是一个半导基金。
杜洋吸引我的另一个点就是对于回撤的控制,近三年最大回撤也不到13%,最大回撤就是基金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振幅,数值越小说明基金的业绩回报越稳定。
2022年是公认的最难做的一年,杜洋也是早早就调仓金融地产,完全躲过了这轮下杀,虽然整年也是负增长,但相比同业-19.84%,他的表现已经算是可圈可点了。
今年我同样还是会继续定投下去,从基金经理此前三季度报的观点里面也看得出来,他还不会那么快考虑调仓,对于稳增长的金融地产还是会继续坚守。银行前面几年一直给实体让利,业绩增长基数较低,而随着我们经济的修复,企业的贷款意愿也在逐步增强,从近几个月的社融数据也能看得出来,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就是息差,相信在往后能得到较大改善。
而地产虽然说还有ZC持续加码的预期,但就像一个休克许久的病人,没有最佳的时机进行治疗,后面再打强心针,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休养。我不用去赌后面ZC的力度,这也是一直没有参与地产行业基金或地产个股的原因,但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去年才2.9%的成绩单,今年要突破上去,离不开地产产业链,对于地产我就通过杜洋这只混合基金参与,也不至于后面真的出现行情而踏空。
2、易方达供给改革
这是杨宗昌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这两年也因为出色的业绩规模剧增。
我选择的原因更多还是看中基金的专业能力,而且在管基金非常少,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公司,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如果说他还是继续重仓化工,我可能也不会持有至今。
让我坚定持有下去的,是他在去年二季度开始的一轮调仓,让人眼前一亮。去年二季度开始调入煤炭以及汽配,
之后又慢慢加大的汽配的权重,降低煤炭的权重,操作很精髓。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调仓换股,基金去年也取得了正收益。
煤炭自2016供给侧改革以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周期行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煤炭当前每年的供给是有限的,而我们目前的能源结构还是以煤炭为主,风光大计还只是雏形。之后几年还是会继续高度依赖,其超高的股息率也吸引大资金青睐。
而汽配作为制造业里头重要的一环,在刺激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也很大概率迎来较好的行情。
我的选基整理起来就几点,
一是基金经理在管基金不要太多;二是基金经理风格不要一成不变,要懂得调仓换股;三是基金经理要做好最大回撤管理。
其中第二点不是说就不认同张坤那些顶流基金经理的风格,只是我个人操作上,行业基金我会更倾向于场内。还是前面那句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后面的配置有所帮助,这也是仅仅只是个人观点,不要当成投资建议。如果感觉有帮助的,也麻烦大家帮忙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