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90岁退休教师,10年来坚持拾荒:不到深夜就不出门

更新时间:2022-10-30 21:21:10作者:智慧百科

浙大90岁退休教师,10年来坚持拾荒:不到深夜就不出门

1

“这些钱,大多都是我晚上捡破烂挣来的,一个月挣300多,为了凑齐5000块钱,拿我养老金补上的。

一位老爷爷打开一块手帕,里面都是皱皱巴巴的纸币,厚厚的一沓,加起来有5000块钱。

这位老爷爷是来捐钱给基金会的。


资料图

他看起来90岁上下,有着6000块的退休金,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了。

那他资助学生为什么要靠捡破烂呢?

他之前都经历过什么,让他最终选择去资助学生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老爷爷--王坤森,身上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吧!

2

1939年的时候,王坤森7岁,本是一个孩子正常上学的年纪。

但是父亲却早早失业,母亲也因病去世。家里的兄弟姐妹都相继离开了家,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年纪很小的他,为了活下去就只能跟着父亲一起去捡烟头,再经过加工卖钱。

即使如此,也没有磨灭王坤森内心对于上学的渴望,他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想要学习的声音在呐喊。

终于在11岁的那一年,父亲攒够了钱,把他送去小学读书。


网络图片

但是王坤森家里依然很穷,上学的条件无比艰苦,经常冬天冻得脚起疮,也坚持去上学。也因为比同班同学年纪大很多,所以常常会受到歧视。

可王坤森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够上学,只要能够学习知识,他就心满意足了。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好学的孩子,经常帮助他。

在1949年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候的王坤森刚上初中,杭州解放了,老师把他推荐去了部队进行学习。

王坤森不知道机要训练大队在哪里,等他找到那里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饿不饿,有没有吃饭?”

接待他的解放军战士问询他,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就带他去吃了一盘胡萝卜炒肉。

王坤森回忆说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一盘菜。

一开始,王坤森只是觉得在军队中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能够继续学习知识。但是他逐渐爱上在军队的生活,他心里清楚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军队给予的。

后来他被分配到机要训练大队学习,给士兵们当学习教员。那时候的王坤森就已经会把工资攒下来,用来给战士们买书看。


资料图

这么一待,在部队就待了29年。

转业之后王坤森进入了浙江医科大学当老师,教学生们国防军事课。

在学校教书的时候,王坤森对每一位同学都关怀备至,尽心尽力。

他希望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传递出去,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

正因如此,王坤森便发现很多学生经过一个假期之后,便再也不来上学了。

打听之后才得知这些学生都是因为没有钱,无法交齐学杂费。

王坤森因为自己曾经体会过,所以他知道能够有机会学习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资料图

王坤森得知之后,和妻子商量,决定用自己的工资来资助这些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他不希望因为资金问题,毁掉一个学生的大好前程。

王坤森在杭州医科大学工作的15年里,不求回报,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他只希望等这些学生学有所成的时候,可以报效祖国,为社会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王坤森走上了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

3

“你好,我想帮助孩子上学,有没有上学困难的孩子,帮我联系一下。”

王坤森退休后的某一天在家里看报纸,偶然看到了报纸上的“希望工程”。

报纸的绝大部分版面赫然印着一张照片,是一个穿得脏兮兮的小女孩,手里还抓着笔,大大的眼睛里都是对知识的渴求。

虽然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但大山中的孩子学习环境还是很差。他们虽然渴望学习,但并不总是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

这个画面深深震撼了王坤森。他突然觉得这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网络图片

于是在第二天,他就打电话到报社,准备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您好,是王老师吗?”

有一个姓裘的女记者过了几天便给王坤森打来了电话。

据她描述,衢州常山有一个女孩叫玲玲,高考考了607分,家里有一个“宝箱”,装的都是她从小到大的书籍。

玲玲的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家里是靠吃低保活着的,母亲为了给玲玲凑学费,天天早出晚归,但这个可怜的家庭还是凑不齐玲玲的大学学费。

王坤森一听,二话不说决定帮助玲玲。


网络图片

他先是写了一封信恭喜玲玲考上大学,又去银行汇了1000元,并承诺之后的每个月,都会给玲玲汇款。

王坤森的退休金有6000元,完全可以在保证自己的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捐助。

但是他却认为,用自己的退休金来资助的话,不仅帮助的有限,而且他也想为受资助的学生做出一些榜样,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那么他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王坤森想到了小的时候,自己经常跟着父亲一起拾荒,现在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于是他决定通过拾荒然后卖废品来多赚点钱。

说干就干,年底的时候,王坤森就开始推着三轮车沿着大街小巷收废品了。

但他发现,很多街道都有固定收废品的人,如果他再去收的话,怕不是就抢了别人的生意吗?

那么王坤森做出什么举动呢?还让很多人都为之动容。

4

王坤森要收废品资助大学生的事情,老伴也是非常支持的,在看到有什么瓶子之类的都会捡回家。

当他发现街道上白天也有拾荒者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退休工资能吃得起饭,可他们不一定会有。

思来想去,王坤森决定半夜去拾荒,每天半夜出门,凌晨归家:“不到深夜我就不出门捡”。

这么一坚持,王坤森就坚持了十年。

这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


资料图

有做会展工作的半夜下班,看到之后以为王坤森生活不好,还想直接塞钱给他,在听到王坤森的解释之后,隔三差五便想着捐点钱。

也有专门攒着废品给王坤森的好心姑娘和饭店老板。

在冬天的时候邻居会给送点衣服,夏天的时候也会送点水解解渴。

还遇到过一位丢了皮包的中年男子,照顾老人太匆忙自己的东西丢了都不知道。王坤森联系上之后原物奉还,不过这位男子在听说王坤森是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才拾荒的,二话不说捐出1000元。

这些好心人捐助的钱,王坤森也会一笔不落地记下来。

他还喜欢种花。起初是因为家门口的花坛比较脏乱差,买来一些蜀葵,俗称“一丈红”种在花坛里面。花开得很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没有人再好意思往里面扔垃圾。

之后就有很多人都想要这些花,王坤森干脆放在门口,写了一块牌子:先生们,女士们,美丽的鲜花,喜欢可以拿去。我在帮助孩子上大学,献点爱心吧,一块也行,五块也行。


网络图片

他的善举影响了周围的很多人,每一位拿走花的人都会留下50甚至100元。

在这十年里,王坤森风雨无阻。只有在哥哥去世还有自己心脏做手术的时候,休息了差不多20天。

在去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心脏病的搭桥手术,在那之后便晚上十点出门,十二点就早早回家了。

王坤森说,他一晚上就可以捡大概50斤到100斤之间,十年下来怎么也要有100吨了!靠捡垃圾卖的废品也得有个几万的收入。

王坤森的坚持是有回报的,他资助的第一位学生玲玲在毕业之后也经常跟王坤森取得联系。

玲玲毕业之后回到山区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她在给王坤森的信中这样写道:

“爷爷,我一直记着您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我坚持每天早早地到达办公室,关心学生的身体情况,帮助学困生巩固知识。我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

当后来王坤森资助第二位贫困学生的时候,玲玲二话没说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可王坤森也希望玲玲能够先安稳过好自己的日子,再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资料图

这第二位女孩也是常山县一中的,和玲玲是一个地方,也是王坤森那五千块钱的受赠者。

在把那五千块钱给到基金会的当晚,便有媒体来采访了。

被报道之后,社会各界的也开始捐助一些资金,浙江大学还设立了“王坤森助学金”,他的一些老朋友在听闻这件事之后,还经常给王坤森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帮助。

到现在为止,王坤森已经资助了7位大学生了,其中有5位已经投入工作了。

王坤森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有需要的人。不仅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也感染着周围的其他人,传播着正能量。

不知道你对王坤森老人拾荒助学的行为有什么评价呢?

本文标签: 拾荒  到深夜  王坤森  老师  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