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岁的人如何选择养老产品? 专家:尽量选择带这两个字的

更新时间:2023-01-13 10:00:17作者:智慧百科

30-50岁的人如何选择养老产品? 专家:尽量选择带这两个字的

凤凰网财经讯个人养老金业务启动一月有余,市场反馈热烈,据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透露,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当日,开户人数达110万;到12月6日,开户人数突破1000万;到12月25日满月,开户人数已经超过1700万。

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唯一的约束下,各家银行也在积极的“跑马圈地”,抢占市场。银行人更是压力山大,有客户经理吐槽,“就像当年ETC一样!”为了完成开户指标,有银行客户经理不惜自掏腰包向用户返现,还有人给客户送布洛芬或连花清瘟。

然而,对于普通客户来讲,薅完开户羊毛之后,更为关心的是如何做好后续的投资,如何选择养老金产品?

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谢国旺和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在新一期的《雨珊会客厅》中,就养老投资的相关热点问题作出了一一解答。

每月投1000元,30年后收益会怎样?

“一个月投1000块钱,一年12000。如果全部投于股票,从30岁投到60岁,按照中国的经验,年化回报约10%,退休时大概会有217万;如果投资5%的债券类产品,不保证收益、有波动性,但跌幅比股票小,30年后有84万;如果每月将1000元投到储蓄,存款回报是3%,30年,退休时有59万,跟投股票差了4倍。”窦玉明说道。

窦玉明指出,“从历史上看,大概5~10年会发生一次大的股市下跌。如果都投资于权益类资产,长期看10%的年化回报是非常高的。但养老可能需要投资30年,一般情况下5~10年要接受一次股市大跌的考验。养老类资产跌幅可能会超过20%,极端的情况下会缩水50%。投资者如果要拿一年10%的收益,就要承受期间的大跌考验,如果不想承受波动,就选择3%的储蓄累产品。”

如何选择养老理财标的?

谢国旺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尽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去选择产品,因为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可购买的产品都是监管已经把过关的,是靠谱的。第二,尽量选择带“养老”字样的产品。在越来越趋于规范的监管环境下,允许带上“养老”字样的产品,即便没有出现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也都在监管报备过。第三,尽量咨询专业人士。

那在养老篮子内的产品该如何选择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谢国旺举例表示,“如果你判断经济上行,利率可能上升,可以配置一些更具进攻性的产品;如果判断利率走势是往下的,可以趁利率高点买一些银行储蓄类产品。”

有钱的客户更乐意做养老投资?

谢国旺表示,从建设银行近两个月的开户情况来看,确实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建设银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客户已经超过百万,“个人养老金账户客户的资产状况比银行平均客户好很多。而且,和银行互动的粘性相对很高,大多还是建行代发工资客户或信用卡客户、商户。”还有一个让人稍感意外的特点是,客户比较年轻,35岁以下客户占比约40%。“很可能是因为新试点新事物,年轻人更有尝鲜的意愿,所以这个数据可能会有一些迷惑性。”谢国旺提示到。

普通人应该从多少岁开始做养老投资?

窦玉明表示,养老特别适合从20岁、30岁开始去做,“养老应该是年轻人的事,如果到了50岁,做不做投资意义不是太大了。”

谢国旺也建议普通民众积极参与,他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后,后面可能包含着非常大的政策红利,“这是多次被历史所证明的观点。”

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选择养老产品?

“大原理就是年轻的时候主要买股票类、权益类资产,年龄变大后,权益类资产占比逐渐下调。”窦玉明建议,30岁前,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50岁后,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类。“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以2050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为例,就是为2050年左右退休的客户量身打造,可能适合30多岁的人。2035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更适合50多岁的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的仓位是根据客户年龄的变化,股票类资产逐渐降低,到客户退休的时候,权益类资产占比就比较低,比较安全了。”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一个解决方案,大大便利了没有太多投资知识的人。普通客户按照退休的年龄选相应的2035年、2050年、2055年等产品,其他不用操心。有投资能力或者有投资顾问帮助的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或组合。但同样建议,根据自身年龄的变化调整仓位配置。”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规划养老投资?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与多数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养老投资。两个月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了,想必很多人都收到了银行、基金公司的开户邀请。那么,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有什么好处?养老产品与我们熟悉的银行理财、保险、基金有什么区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怎么选择养老产品,构建适合自己的产品组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两位资深的资管专家做客《雨珊会客厅》,他们是: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谢国旺。

谢国旺:大家好,雨珊好!

主持人:您好!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

窦玉明:大家好,雨珊好!

多少岁开始做养老投资最有价值?

主持人:欢迎两位专家。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了,你们站在金融专家的角度看,老百姓是不是应该积极参与?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亟需参与?有请谢总。

谢国旺:我想不以什么专家的身份说,就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谈是否应该参与。其实有一个很朴素的、多次被历史所证明的观点。当一个政策出台时,尤其带着很多限制条件出台时,后面往往包含着非常大的政策红利。基于朴素的认识,我给出的答案是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

第二层面的问题,是不是只适用于快到退休年龄的人群?如果单纯从数学原理计算来看,好像是这些人得到的短期回报率会高一些。但我建议除了这一部分人以外,年轻人培养养老意识,以及定期的财务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持人:窦总,您的观点是?

窦玉明:我完全同意谢总的看法,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有国家的免税政策支持。作为工薪阶层,大部分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如果参与这部分,个人所得税部分就相当于免税了,这是有实实在在好处的,国家用税收优惠鼓励大家去做养老投资。

另外,中国现在老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个人希望退休后有更好的生活,除了国家的养老金外,自己也需要准备一笔另外的养老钱,越早越好。养老应该是年轻人的事,如果到了50岁,像我这个年龄,做不做投资意义不是太大了。因为能用于做投资的时间太短,投资回报率也低。这时候可以做,但意义已经大幅降低了。养老特别适合从20岁、30岁开始去做,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

主持人:那么,养老产品与我们熟悉的银行理财、保险、基金产品有什么不同?谢总,您怎么看?

谢国旺:您的问题其实包含的层面很多。从专业角度,先对比一下养老理财和普通市面上的理财产品,有什么不一样。首先,产品期限就决定了它选择的资产跟普通理财是不一样的。养老理财产品有很严格的限定,要求5年以上的期限,产品的期限让资产管理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去配置一些能够和经济周期更吻合的资产。这决定了它的表现一定跟普通的银行理财不一样。

从养老理财红利来说,在制度设计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大家知道,普通的理财在资管新规后,实际上是打破了刚性兑付。养老理财也依然如此,但养老理财由于是养老,所以在机制的设置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了平滑基金概念。所谓平滑基金就是以以丰补歉,类似的安排是普通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

主持人:窦总,您怎么看?

窦玉明:养老产品包含了所有传统的产品,不管是基金还是理财,都可以作为投资养老产品中的一类。除了这些,各类机构,不管是银行理财公司还是基金公司,针对养老的特点还开发了一些其他的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养老产品范畴是非常广的,既包括传统的产品,也包括有特殊设计的产品,有的期限上特殊设计,有的费率上有特殊的安排,比如优惠等。各个机构都努力在做。

从大类上来讲,这些产品可以划成三类。第一类是以权益类、股票类为主的产品。第二类是以债券类为主的产品。第三类是保证收益的存款,以及保证收益的保险,年金险等。这三类的风险是由高到低,从长期看,预期收益也是由高到低。

作为个人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把这三类产品拼在一起,比如你拿多少股票,拿多少债券,拿多少存款。前两类都是净值化的、有波动的,收益率也没法保证,只有第三类的收益是有保证的。归结来看,用这三类套进去就够用了。

35岁以下投资人占开户量的40%

主持人:谢总,建行这两个月来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情况怎么样?第一批开户的客户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他们有没有比较集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谢国旺:从现在试点的情况看,我们的开户数量呈现了一个非常喜人的状态。因为限于数据披披露的原因,我没办法披露太具体的数据,但确实是在百万量级的以上,体现了市场的活力以及市场的重视程度,这是第一个。

第二,从我们银行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根据我们对这批客户画像的分析,他们的个人资产状况比平均客户资产状况要好很多。第二个特点,他们和银行的互动的黏性相对很高。他们不光是养老金的客户,也是代发工资的客户,或是其他商户,或是信用卡客户。

第三,我们做客户画像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年轻客户比我们想象的多,35岁以下的客户大概占了目前开户量的40%。当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它不一定是可比较的数据。因为很有可能由于是新试点的事物,年轻人天然的对新试点事物更有尝试创新的意愿,所以这个数据可能会掩盖这些东西。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资产状况比较好的,也就是比较有钱的客户更乐意去做养老投资?

谢国旺:从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是偏高的。或者说我们得到的平均数是这样的,网络上常说一不小心我们被平均了,有可能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提到跟银行黏性高的客户比较多,是不是基于一种信任关系?他们对银行宣传新的政策、新的方式,接受度比较高。

谢国旺:您这个切入点是非常对的,所以两个月的数据可能还看不出来,过了更长的维度,客户的特点会呈现得更明显,更有代表性,数据更有说服力。

主持人:从您的了解来看,其他大行开户的情况怎么样?

谢国旺:大家对这个入口都是高度重视的,各家的政策也都有共同的地方。它对个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对金融机构也是一样。因为账户一旦开立,它有唯一性。理论上是可更改的,但以普通人的消费习惯,除非银行服务特别让你不满意,不然不会轻易去做改变。鉴于养老金的生命周期跨度特别长,各家金融机构在这块部署重兵是显而易见的事。

主持人:很多人都有多个银行账户,怎么去比较和选择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行呢?

谢国旺:这是特别好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大家是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所有金融机构都很重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比如开户有礼。但这实际上给客户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客户变成了在比较到底谁给的红包多。

所以,有时客户咨询我的意见,我开玩笑跟他说,其实这个事非常简单,好比你现在要去买一套房子,你难道会只比较哪个开发商给的优惠多那么一点吗?是打99折还是98折。你一定还是考虑我的诉求是什么,是为了小孩上学,还是上班近,还是看地理位置、性价比、户型。这些才是你要选择东西,不要被表面这点东西给带跑了。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两大好处

主持人:窦总能否简单科普一下,如何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通过账户做投资有什么好处?

窦玉明: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实际需要关注的就两个账户,一个是资金账户,一个是投资账户。这两个账户既可以在银行开立,也可以通过投资服务机构,比如基金公司的销售网站上,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比如原来可以买基金的渠道去开立。所以对个人来讲,未来底层的钱是放在银行的,每年可以放进去12000块钱免税。上层还有个投资账户,投资账户就跟过去大家买基金、买股票的账户类似,去买各类养老的投资产品,不管是理财保险还是基金,现在都非常便利。

主持人:通过这个账户做投资有什么好处?

窦玉明:主要有两类好处,一类是国家给的,一类是金融机构让利给予的。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税收优惠、税收激励。像很多收入比较高的人,边际税率可能到45%,也就是你一个月工资拿2万可能要交接近一半的税,但如果你把这钱拿出来放到养老账户中,这一半的税就可以免了。

第二个好处,针对养老账户的投资产品和其他产品比有优惠的,比如养老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同样的产品同类的策略,可能比其他的费率优惠。像银行理财也有专门的平滑基金的设计等。这些实际就是金融机构的让利行为,让养老投资者能有更多的实惠。

选择养老理财产品的三个建议

主持人:请问谢总,养老理财产品在风险和收益上有什么特点?老百姓在购买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比较重要的因素?

谢国旺:其实您问的是很核心的问题,风险和收益是绕不开的话题。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说,要想高收益,一定会伴随着风险;想降低风险,收益一定会适当的下降。

养老理财产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达成了一种更好的平衡。这种更好的平衡跟专业能力有关,但相关性最大的是时间的跨度。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时间,只有时间才能熨平一切,我们所有的悲伤和不快,心理疏导都是没有用的,最后其实是通过时间来熨平。

所以这个产品的特点最关键的还是整个风险机制的设立,比如说风险准备金、平滑基金。如何选择这个标准答案,那一定要细细的研究说明书。所有的关键条款是怎么设的,你要看说明书才知道它不是简单的去做,但普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东西。

所以,我有三条建议。第一条,尽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去选择产品,因为个人养老金账户里你能挑到的产品,刚才窦总说得非常清楚,那三类产品都是监管已经帮你把过关的。当然监管并不对风险收益负责,但至少它是经过监管认可的,是靠谱的,而不是别人忽悠你的产品。

第二条,尽量选择带“养老”字样的产品。在中国越来越趋于规范的监管环境下,允许带上“养老”字样的产品,哪怕没有出现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可选择的范围内,他也是在监管报备过的。那么,你可以做一些比较,也就是老百姓平常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最后一条,实在搞不定就去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比如银行,为什么前两个月开户的客户很多跟银行黏性比较大,其实是基于以前对服务他们的个人理财经理的信任。他以前推荐的什么产品让我赚了钱,出于对他的信任,我会觉得他介绍的东西或是一再被验证过的。这可能是对普通人来说是相对更便于操作的途径。

主持人:您刚讲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很相似,都是要选择带“养老”字眼的产品。

谢国旺:我跟您举一个例子,您就能明白了。目前市面上大家已经能看到养老理财也能买养老理财,但现在开户的客户进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会发现找不到养老理财,这就是差别。也就是说现在的养老理财还没有经过监管的认可,纳入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当中。

未来,经过审批后,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被纳入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范围。比如市面上有100个产品叫养老理财,可能真正被纳到手机银行里的只有10个或20个。这就是区别,量上的区别。

主持人:明白,就是进入到篮子里的养老产品,是经过监管批准的,符合养老需求特点的产品,值得我们关注和选择。

谢国旺:对,这是我个人的建议。当然,这不是说监管替我们把关了,而是说这是普通人可以去验证的方法。

主持人:到期后怎么进行投资上的衔接呢?

谢国旺:其实所有的投资都面临这个问题。以养老理财为例,我们发现客户其实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或者说群体体现出来的特点,滚动的买入。这个产品可能符合他的预期,风险和收益的比例只要没有超出他的心理预期的范围,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做滚动。其实很难做到所谓的专家说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那真的是一件太专业的事,要根据宏观经济整个表现来决定。比如刚才窦总说的三类产品,分得特别好。

在篮子里到底应该怎么来做,如果屏幕前的朋友们对这些感兴趣,其实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配置。比如,如果你经济判断上行的话,利率可能就会往上走,可能要配置一些更具有进攻性的产品,才能跟上中国这一波的经济大潮。如果你判断利率走势是往下的,现在可以赶紧趁利率高点的时候,买一些银行储蓄类的产品,在储蓄利率比较高的时候,锁定对你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产品。

主持人:正在试点的养老储蓄产品,市场上报道收益率通常在3%~4%,这和一般定期存款产品有什么不同吗?

谢国旺:最大的不同有几个。第一不同就是期限长,目前看到的储蓄挂牌的产品最长期限是5年,试点的养老储蓄产品,它有5年、10年、15年,最高到20年。第二,刚才您提到的利率,利率是比目前挂牌的5年期利率稍微上浮的。第三,对购买的人群是有限制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所有的产品。比如只允许35岁以上的客户去购买,而且35岁以上的客户能购买什么样的产品,也是和你离退休的年龄有关。今年如果你正好是35岁,你想买一个5年期的产品还是不行的,你可能只能买20年的产品。

每月投1000元,30年后收益会怎样?

主持人:谢总给我们介绍了养老理财和养老储蓄产品。请窦总介绍一下养老基金产品。养老目标基金首批入选的多达129只,这类产品和其他权益基金和FOF基金有什么区别?

窦玉明:养老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的本质上是一样的。理财公司和基金公司都可以提供三类产品,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储蓄类。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也可以做成类似银行理财的产品。

我认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最伟大的一个发明。产品的设计非常巧妙,基金的养老类投资产品和其他产品是不一样的,不管是FOF基金还是股票、债券这些都不一样,它是一种解决方案。简化来看,如果作为个人不知道怎么去配置,很简单,你的养老个人账户只买一只产品就够了,只买一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因为它不是一个是简单的投资的产品,而是一个不断变换的投资策略。

以中欧基金的2035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为例,它指的是2035年退休的人买这个产品就可以了。投资经理们在运作时,大原理就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买股票类、权益类的资产比重大,到年龄变大后,权益类资产就越来越降低。

30岁前,应该是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的资产。50岁后,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类资产。前面是一个二八,后面是个八二。还有2050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就是2050年退休的,这个产品可能适合30多岁的人。2035适合可能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它就是根据年龄的变化每年会变化,仓位就是股票类的资产逐渐降低,到你退休的时候,权益类资产就降的比较低了,比较安全了。

所以它是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大大的便利了没有太多投资知识的人。你只要知道一点,我哪一年退休,按照退休的年龄选相应的是2035年、2050年、2055年退休,去买这只产品就可以了,其他不用操心。

但如果你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或有投资顾问帮助,可以自己去设计、去买其他的产品。不管是理财类的、基金类的FOF等等,你自己去拼,但整个的原理也跟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投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30岁前80%投股票,50岁后80%投债券。这个原理在整个操作中非常简便。

我们也观察到的,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非常高,这说明现在的年轻人觉醒比较早。本来养老就是年轻人的事,这是一个正确的安排,应该早点去做。配置权益、固定收益和储蓄这三类产品,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收益。从预期的收益率看,如果投股票,年化的回报大概10%附近。如果投债券,大概预期5%左右。如果投完全没风险的储蓄,在3%附近,有的能做到4%,现在是有优惠,长期不一定能到那么高的收益,可能就是3%。你是选年化3%的,还是年化5%的,还是年化10%的?没有免费的午餐,选年化10%的权益类的资产,就会有对应的风险。所谓风险就是波动性,中间这类资产净值会有比较大幅的下跌,你必须要承受,没办法的。

从历史上看,大概5~10年会发生一次大的股市大跌。如果你都投资于权益类资产,长期看10%收益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但你一生的投资中,养老可能投资30年,从30岁开始投资到60岁,30年一般情况下5~10年接受一次大跌的考验。也就是你养老类的资产,跌幅会超过20%,极端的情况下会缩水50%。

我从2000年到现在做基金22年了,已经有4次股市跌幅超过20%。好在它都会慢慢修复,再创新高。但你得去承受,所以你要拿一年10%的收益率,你就需要5~10年承受一次跌了20%、30%甚至50%的波动。如果你不想承受波动,你就拿一年3%的回报。

再给大家算一个数,刚才谈到个人投三类策略,按照现在国家给的额度去投,如果一个月投1000块钱,一年12,000。如果你全部投于股票,从30岁开始投到60岁,年化回报按照中国的经验估计差不多10%,退休时你大概会有217万。如果每月1000元投到储蓄,存款是3%的回报,投资30年,退休时你有59万,差了4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退休时想有217万,做储蓄每月1000元不够,需要每月放4000元。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你是愿意一个月投4000元,但每天安安稳稳的躺着,舒舒服服到退休时拿220万 ,还是每月投1000元,每5年或者7年接受一次跌20%、30%让你难受,但后来会恢复上去?

如果你投5%的债券类的产品,长期去看,它不保证收益、有波动性,但它的跌幅比股票要小,每月投1000元,30年后你就有84万。

所以大家可以比比,储蓄拿59万,债券拿84万,股票拿217万,你要不要承受波动性?从全世界的实践经验来讲,年轻人就要承受波动性,像我这个年龄最好就投点储蓄,最多加点债券为主就好了。最主要的从年龄单一因素考虑就可以了,其他太复杂的因素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讲很难去看。

养老目标基金应该怎么选?

主持人:窦总刚才给我们算了非常清楚的一笔账,这一听做权益投资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它的前提是你得有很强悍的神经,能够承受巨大的波动。刚才窦总讲的问题,有一点我心存疑惑,养老目标基金有129只首批入选,客户在选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产品要素,怎么去选?

窦玉明: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最主要观察它是哪一年的,你是哪一年退休就选相应的产品,比如说2035年退休,你如果是48岁的人,你就选2035。剩下就看喜欢哪家基金公司。我觉得就跟买衣服一样,选一个品牌就好了。所以,最关键就一个因素就是选哪一年的,选了哪一年后,再看看哪一家公司。

主持人:刚才窦总举例时提到了2035,但你们有的产品是以稳健、平衡为标题的,这两种怎么去选择?

窦玉明:这两个是差异很大的产品,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一个解决方案,你只要买就行了,特别简单。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也会有类似产品出来,因为它是非常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大家都可以去做的。

至于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和其他基金本质上是差不多的,它就稍微简化了一点。所谓进取型可能80%是股票,平衡型50%是股票,稳健型可能20%是股票,大概有这么一个划分。但是它和其他的FOF基金本质上是一类的,都是产品。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解决方案,不是一个产品,不是个单品,不需要自己再去配置。其他的东西都要自己去安排,像搭砖块一样。其他所有的产品都是砖块,只有养老目标日期不是砖块,他是给你一个装修好的房,你闭着眼睛躺进去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自己重新搭房子,你就可以买各类基金、理财、保险、储蓄,自己去搭最好还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更针对你量身定制,但这要求你有知识,要求你得到投资顾问的帮助,会复杂很多。

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构建养老投资组合?

主持人:一般投资人习惯炒短线、赚快钱,没有养成长期限投资的习惯。两位专家能否从你们的角度谈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组合,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

谢国旺:如何构建一个组合,我觉得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金融没有那么复杂,金融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金融就像血液一样,它能让你续命。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你如果想续命,你要做什么事?其实很简单,主要考虑三点,第一点,在资产的选择上,不能选择单一的资产。比如专家告诉你西红柿很好,你难道能每一顿都去吃西红柿吗?你一定会吃恶心的。这就是一样的,一定会出问题的。

第二点,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把生命周期拉长。比如窦总刚才举的例子,217万对59万,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应该选择217万,但很少有人做到,为什么?我跟身边的朋友老说,你们总说自己很胖,想要去减肥。我告诉你减肥很容易,每天早晨起来做100个仰卧起坐,再做100个俯卧撑,身材一定保持得很好。能坚持一个星期下来的人都很牛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这个也是一样。让你每月投1000元买股票,碰到大跌时告诉你不要停,接着你还得每月投1000元,都快腰斩了还要投,你根本做不到。所以,一旦选定了你的组合和策略,关键是坚持下去。

第三点,假如 2035年退休,退休以后你想干什么?退隐山林什么都不干,这是一种方式,或者环游世界,干很多以前没有干的事情。这个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这三点我觉得很经典,第一,不能单一投资;第二,要有耐心和恒心;第三,看自己的目标规划。窦总,您有何高见?

窦玉明:养老投资它是期限特别长的一个投资。其他投资不可能有30年这样一个期限,投个3年、5年就是长期投资了,正常的投资投一年都不算短,还可能投三个月。所以这笔钱,一定要用好它这么长的一个期限。

我也非常同意谢总说的,做一个组合的方案。投单一资产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不可行,几乎没有人能承受压力。我做基金20多年了,这20多年已经历过4次大跌。刚才雨珊说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我有一个预测是,大跌是不可避免的,全世界5~10年之间就有一次,这个几乎是真理。所以,未来30年遇到3次到6次,很正常,逃不掉就得去承受。所以,养老投资时间长的好处就展现出来了,如果遇到大跌,有一个时间去恢复。

如果你的投资是3年到5年,跌下来50%,可能3~5年是不够的,可能净值刚反弹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没有恢复。如果是30年的投资,就有时间恢复,历史数据上看也都会赚的创新高的。所以,我要强调一点,养老投资是长期性的投资。

第二点,养老投资它是一个解决方案,不是单一品种。

第三点,投资的解决方案,可以参照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设计的原理。30岁之前80%投权益,50岁之后80%投固定收益、投银行储蓄存款。在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股票仓位。最好是定投,每个月1000块钱放进去。对大部分人来讲,如果能坚持这个原则,结果应该会是不错的。

合力发展咨询顾问,服务投资者

主持人:老百姓对于养老投资还缺乏专业知识,特别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顾问咨询服务。投资顾问在国外是主流的业务模式,那么理财公司、基金公司应该怎么做好咨询和顾问服务,惠及更多老百姓?

谢国旺:您说的问题切中我们行业的一个痛点,咨询顾问服务在国外已经是很成熟的模式,我们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但这也给机构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增长点或者切入点。我们和窦总以前就有很多很好的合作,我们叫做构建金融的生态环境。就跟人类生存环境一样,人类得以生存一定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的和谐,金融也是一样的,这是需要每个从业者一起去努力的。

作为银行来说,能够把自己的资源禀赋发挥的更好一些。比如渠道,银行可能到县一级都有网点。像窦总他们不可能以这么高的成本去铺这样的点,但窦总的特点,比如专业人才,投研队伍在某一领域非常精深。实际大家就形成了一种金融的生态,大家一起为客户服务。金融真的是应该向善的、向上的,这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去引领,一起把生态做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客户,我们的衣食父母。

窦玉明:我非常同意谢总的看法,这个事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我们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大家合作好,一起把客户服务好,所有的金融机构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才有价值。

雨珊谈的投资顾问,我打个比方,养老投资或者其他的投资,都有哪三个角色。渠道,卖产品的。投资顾问,帮助老百姓出主意的。制造商,做产品的。这三个角色类似药店、医生和药厂的关系。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产公司这些是药厂做药的。银行是药店,它是卖药的,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独立的第三方,它也是药店。像谢总刚才说他们有上万个网点全国去铺开,还有网上的网点,能非常便利的提供产品销售。第三个角色医生,医生是开药的。投资顾问是帮助老百姓去做资产配置,帮助他在资产配置中选具体产品的。

这三个角色里,目前投资顾问相对薄弱一些。制造端不管是基金还是理财,相对成熟一点。销售最发达,中国的销售渠道便利程度一定是全世界最便利的。银行买基金的方便程度、便利程度、成本之低,全世界无出其右,做的是最好的,我觉得已经做到极限了,互联网公司也做的非常好。所以药店已经做得足够好,药厂做的也算合格,但是医生队伍就投资顾问队伍的话,目前做的还不够完善。在这方面,银行或者可以让理财经理转换角色去帮助客户做投资顾问。像中欧基金有投资顾问牌照,可以用智能投顾或者用人工投顾帮助投资者去做一些规划、产品的选择。总体来讲,我觉得三个环节中这个环节做得最弱,需要金融机构在投资顾问这个环节多投入一些资源,这样三个环节才能串在一起。

主持人:从资管行业来看,大家都认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是重要的发展机遇,那资管机构应该怎样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如何通过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来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高质量发展?

谢国旺:确实各家机构都把它作为一个战略的机遇。既然是战略,一定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我们的规划是分三步。

第一步,刚才一开始谈到的开户,我们称为1.0时代。账户只是一个获客的入口,万里长征第一步,当然也非常的关键。2.0时代是一个产品时代,客人进来了到店了,你能给到什么样的产品?这实际上是分两方面,以建行为例,建行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比如刚才您介绍我是集团资产管理部。我们为什么叫集团资产管理部,是因为我这个部门服务的是集团有资管牌照的。我们现在有公募基金、信托、理财的牌照,而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养老金公司的牌照,还有保险公司的牌照。集团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否有能力帮助客户,就刚才咱们谈到的咨询顾问能力。不是光卖自己的产品,还要有能力在市场上选出更好的产品。比如把中欧基金这边很优秀的产品,也能放到我们账户体系中,这是第二步。

最后一步,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客户咨询可能不光是咨询买哪个产品的收益率高一些,而是养老方方面面的问题。我想住哪家养老院,有没有能够推荐,甚至有什么办法进去,什么样的养老护理产品会更好等类似的问题。那么,银行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光在市场上去投债券、投股票,而会选择一些养老产业去切入。这本身就是金融应该做的事,除了资产管理我们可以投入,信贷产品也可以提前去扶植一些养老的产业。这个话题很大,我们只稍微展开。我们养老护理产品市场跟国外相比,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但未来也许会跑出一些专精特新的企业,就像现在股市的龙头企业当年也是从小微企业出来的。

银行的普惠战略包括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比如建行做的租赁住房战略,有朋友问建行怎么做住房了?我们说建设银行以前都是盖房子,房子是拿来住的,但不一定非要买才能住,长租也是可以住的。也就是说,银行会从单纯的提供金融服务,向更全能型的、向更注重客户体验的这种银行去发展。我们未来的战略是构建这样的一种生态,在养老领域构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舒适安全、有尊严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一个愿景。

主持人:谢总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宏大、富有想象力的版图,昭示着养老业务的前景充满希望。窦总,您的想法呢?

窦玉明:我就补充一点,刚才我讲了三类角色医生、医院、药厂,也就是渠道投顾和产品提供商、投资公司这三类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我觉得最不需要担心的是渠道便利性,做得足够好了,这是可以完全放心的一个环节。另外两个环节,投资顾问最薄弱。投资顾问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成本降下去,高效率的服务。小客户做投资顾问也不难,但为这些一个月可能只放1000块钱,一年只放1万多的小客户去提供人工顾问服务,成本是非常贵的。金融机构雇一个投资顾问,可能一年需要50万、30万的成本,而服务的客户是有限的。所以最难突破的是怎么服务大量的中小客户,一个业务短期亏钱没问题,但长期亏钱是不可持续的。这是金融机构要面对的问题,怎么提高效率。

第三个角色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投资公司,做产品的。做产品我觉得要解决的几个事,第一业绩要做好,要给大家能赚钱,要能够超越基准、达到基准,要保证产品的质量。第二产品风格的稳定性,股票不能做着做着变成债券、基金了,风格要稳定清晰。第三要有足够的容量,不能说这个策略的产品,1万个客户来买就够了。未来我们面对的是几千万上亿的养老客户,产品容量不够也没意义。所以制造产品要解决三个事情,质量好,风格稳定,容量要够。这个事情做起来也不容易,你可以把很少的钱管好,但是管很多的钱、账户、客户,还能够风格稳定、业绩持续,就需要内功了。

总的来说,养老业务是需要长期投入、需要有耐心才能够做好。长期看是机会,但短期它都不是一个赚钱的生意,需要有长线的眼光。

主持人:两位专家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意见?

窦玉明:我补充一点,养老和养老投资这个事,我参与的时间比较久了,也担任基金业协会养老金委员会主席很多年了。我觉得让人欣喜的有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免税政策终于推出来了,这是特别好的一个起点。

第二,养老投资不会脱离基础的经济规律和投资规律。有一种说法我是比较反对的,就是养老投资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好,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养老投资是期限最长的一个投资,比所有的其他类投资期限都长,所以它才是应该能承受一定风险波动性的一个投资。

要用好这笔长钱长投,不能把这个钱全都投到风险最低的资产上去,那样长期损失是很大的。当然也不能全都投到风险最高的资产,要和自己的年龄去匹配。年轻人还是要多投一些风险高的资产,接受一些股市大跌的考验,但你得到的回报是一个月存1000,可能退休的时候就有200万,如果你要保安全,一个月需要存4000,退休才有200万,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是没办法的。不可能舒服睡安稳觉,然后又有一个高回报,养老投资就是一个长线投资,一定要用好这笔长钱,这是我给各位年轻人最主要的一个建议。




本文标签: 基金  保险  窦玉明  养老产品  个人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