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现在就是雷军的第四个人生低谷!

更新时间:2022-08-13 17:02:05作者:未知

没错,现在就是雷军的第四个人生低谷!


作者:今纶

8月11日,雷军的演讲我没看,因为当天比较忙。几个朋友当天把直播转发到朋友圈,我也没有点开。因为工作的原因,事后看了雷军的演讲稿。

8月12日,小米的股票在港股高开后一路走低,收盘时微涨0.5%。雷军的演讲刷屏,但是市场依然冷静而残酷。

营销力度大,不代表产品力量强大,雷军在演讲中谈及三段人生低谷,然后又触底反弹的故事。


我想,现在是雷军的第四个人生低谷,因为小米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1

小米利润持续下滑

分析师预期,小米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为714.4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8.6%;调整后净利润为21.62亿人民币,同比下滑65.8%。

而这只是一季度下滑的延续而已:

小米第一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下滑4.6%,经调整后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滑52.9%;毛利率17.3%,同比下滑1.1%。

第一季度的下滑是小米自2018年上市以来,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小米官方称是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叠加消费者信心持续走低,手机消费市场疲软,导致手机出货量和收入下滑。

真的是这样吗?看看一季度的数据:

《Bankless Times》 最近发表了一项分析报告,给出了今年第一季度各大企业之间的一些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

三星电子在 2022 年第一季度供应了 7360 万部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23.4%;而第二名的苹果的全球出货量为 5600 万台,市占率 18%。苹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2.2%,而且苹果也是唯一一家实现了正增长的厂商。

小米以 12.7%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出货量 3990 万台),报告指出,小米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 18%。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仅出货6720 万台手机,同比下滑14.7%。但是也有意外,荣耀的出货量实现了大幅上涨。

IDC公布了最新的第二季度手机出货排行榜数据:荣耀登顶第一,出货量为1310万台,占19.5%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8.6%。vivo、OPPO、小米分别排名第二至第四,美国苹果公司排名第五,只有荣耀和苹果实现了正向增长。


就算报告和数据有某些偏差和水分,但是结合小米官方的表态来看,小米的手机销量下滑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手机都是下滑的,荣耀和苹果依然坚挺。

这说明什么?说明小米手机并不抗压,早已泯然众人矣。

小米的产品如何?我用过小米的两款手机,和苹果、荣耀比,没觉得有多厉害。我也在用小米的插线板,几年前买的,说实话,很难用,插进去不容易,拔出来也不容易。

我对小米没有偏见,我甚至认可雷军是少有的沉稳帅气的互联网公司扛把子,他愿意为公司代言、做营销,而且做得很卖力,其实已经超过99%的同级别企业家。

但是,一个企业最终要靠产品说话的,产品一般般,市场、客户就会抛弃你。

2

小米缺乏卓越的核心竞争力

我以为只有我一个觉得小米家的产品不好用,结果,一堆网友跟上来吐槽:

“买了小米产品两年多了,从手机到手环到电子秤到电视盒,只能说一言难尽。品控差,软件逻辑有问题及bug不断。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并没有品牌增加值”。

“买过一个小米充电宝,跟EVE赠送我的一模一样,拆开看里面控制板都同一个料号,就一贴牌货,贴的还是中低端货。小米产品策略摆在那里,能有多用心做产品”?

“去年花了近7K买了小米11 Ultra ,玩个消消乐都烫手,上一部是菊花M9保时捷,都是智商税吧,对了,还花了699买了小米的降噪耳机,听了没多久,声音失真,股价走这样是有原因的”。

“我身边人买小米手机的没有不吐槽的。我之前买过一个米家的恒温水壶,竟然漏水,水壶漏水你能想象吗?”

你看,大家都在说小米的产品问题,没人说雷布斯的演讲不行。小米的股价近一年从25块多港币跌到12块港币左右,原因是什么?

就是大家觉得小米缺乏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太多远离核心优势的贴牌产品透支了小米品牌的公信力。

你能想象苹果去做水壶或者插线板吗?

做插线板不丢人,你做成公牛那样也不错,公牛做个插线板,把市值做到了860亿人民币,市盈率30倍,比小米的市盈率22倍还要高,是不是好尴尬?

雷军在谈及如何找到做爆品的思路时分享了自己开发“电脑入门”时的经历,并总结“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做那些看起来只是高大上的产品”,因为“只要能做出用户想要的产品,销售就不是问题”。

企业要满足用户需求永远没错,可是用户需要什么呢?我想用户需要的是一部用起来麻烦很少的手机,是一部玩消消乐不烫手的手机,是一个好插的插线板,是一个不漏水的水壶。

可是,小米做到了吗?

雷军认为小米是一家以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产品的公司。

他宣布,在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了132亿,而今年预计170亿,复合增长接近40%,接下来五年将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00亿,这是小米对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视,现在的一些新型技术,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


这些都很好,可是作为用户,我们只关心,你投了这么多钱,比同级别的对手强在哪里?作为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公司花这么多钱,品控是不是会加强,产品体验能不能好起来。

小米,其实有点慌了,甚至越来越浮躁了。

过多寄望于老板一年一度的鸡汤大会来带动销售,这是忘了初心。

小米要提高利润和利润率,不要再关注短期的营收波动,要持续缩短产品线,聚焦到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上,乔布斯是不会去卖洗碗机和风扇的。

小米为了维持一个好看的营收数据,不断延伸产品线,这是一个错误的战略。

衡量一个公司竞争力的指标不是“随时能发18个月全集团工资”,或者“最少够发20.5个月,最多66.3个月”,这都属于公关用力过猛,甚至用偏了,而是你的产品体验是否足够好,好到让用户每年都追你的新品,好的你的利润率远超同行。


2021年,小米的全年营收为3280亿元人民币左右,利润大约为193亿元人民币。

苹果2021财年全年净利946.8亿美元,等于6390.9亿人民币,这相当于33个小米集团的利润。

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超一流的企业。

3

小米造车面对多重压力

苹果已经放弃了造车,因为要造出一辆有特点的新能源车太难。苹果造车这八年,经历了变动、混乱与难产,还是放弃了。

本来,苹果倾力打造的是L3~L5级电动自动驾驶汽车。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成绩很一般。马斯克曾直言,“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

做不出神级的产品就放弃,这是苹果珍惜自己“羽毛”的表现,不凑合,不将就,苹果出品,必属精品。当然,价格高,利润也高。

华为也说不造车,知道这事儿很麻烦。


然而,小米说“我要造车”,而且小米将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突破方向。目前,小米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规划了33亿元研发费用,专属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

雷军在演讲中公布了一段小米自动驾驶团队的成果视频,有资深汽车研究人士认为其还比较初级,雷军自己也说:“目前我们进度飞快,和友商相比可能还有很大差距,但远超我个人预期。”


雷军的目标显然是全栈自研,掌握核心技术能力,但能做到吗?是不是特斯拉或者其他已经下场的国产厂商先做到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显然是的。

还有一个成本和价格的问题。

现在做新能源车的一个重要门槛是你能不能拿到价格合适的电池,锂、镍、钴、六氟磷酸锂、隔膜甚至石墨等原材料价格都在不断飙升,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调侃:“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并且在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宁德时代回应称: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宁德时代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营收486.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

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正极三元锂材料均价从12.4万元/吨暴涨至36.8万元/吨,升幅为196.8%;

磷酸铁锂材料均价由4万元/吨攀升至16.2万元/吨,升幅为305%。

小米造车面对的压力不会比广汽集团小,汽车价格上去之后,市场有能力接盘,且持续高速增长吗?

造新能源车这事儿,除了芯片被卡脖子,电机、电控系统的部分重要零件也严重依赖进口。

小米造车既面临巨大的技术突破瓶颈,不突破就没有溢价,还面临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涨价抑或短缺压力。

车是能造出来的,胜算几何?利润几何?排名如何?

说实话,如果没有奇迹,小米车很难排到小米手机的排名位置,真能创造多少利润吗?

现在多数造车企业都是亏损的:2021年财报显示,蔚来净亏损40.2亿元,同比收窄24%;小鹏汽车净亏损48.6亿元,同比扩大78%;理想汽车净亏损3.2亿元,同比扩大111.9%。

小米造车,想象空间很大,赚钱却很难。

面对发布会上侃侃而谈的雷军,很多人在欢呼,在转发他的语录、视频,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小米的艰难才刚刚开始呢。

本文标签: 雷军  小米  小米手机  苹果  华为  智能手机